文/李 梅
2017年12月,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人民醫院正式通過中國醫院競爭力星級認證。繼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后,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楊志國表示,摘得“五星”并不是認證工作的結束,而是醫院發展的又一個新起點。
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滿意度為評價標準。為此,建立了醫、護、患三方共同簽字確認的診療計劃書,讓患者主動參與醫療活動。深化“以病人為中心”責任制整體護理,建立并完善移動護理系統,實行“床邊工作制”,徹底將護士站前移至病人床旁。
醫院在全省創新開展了“醫技藥劑走臨床”活動,全方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大力開展醫療惠民公益活動,自2014年起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同時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費用。
護理人員運用手持移動護理終端PDA通過二維碼掃描實現床旁身份識別、給藥核對、醫囑執行、生命體征實時采集等,確保了護理服務的安全性。結合不同病區收治不同疾病的特點,制作健康教育字典庫、視頻、PPT等宣教資料,使病人能隨著治療進展接受不同的床邊健康教育;借助互聯網+,開展延伸服務,醫院建立微信公眾號45個,不定期推送疾病相關知識,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解疑答惑,使患者出院后繼續得到系統、專業的健康指導。
自2013年起,醫院在全省率先開展品管圈活動,并連續四屆參加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榮獲1次三等獎、2次二等獎,在第四屆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7年3月,在山東省醫院品質管理聯盟成立大會上,平邑縣人民醫院作了品管圈活動經驗介紹(山東省參與介紹的唯一一家縣級醫院);4月,醫院又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第一個縣級“醫院品質管理聯盟”,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
不斷加強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醫院18個專科被評定為市級重點專科;檢驗科被定為“國家863計劃——人體維生素檢測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主題項目臨床研究實驗室”,是全國唯一一家縣級貝克曼庫爾特示范實驗室;腫瘤內科被評為山東省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
以患者安全為目標,醫院重新修改了質量改進與安全管理組織架構,對各類制度、流程及醫療護理文書統一格式,統一編碼。重新修訂了《醫院管理制度匯編》等16個類別管理叢書。對全院醫務人員的診療操作進行重新授權,對400余種知情文件及醫療護理文書規范并統一編碼。完善患者身份信息核查及手術安全核查,明確核對項目、責任人和流程,讓核對措施落到實處。加大醫院基礎設施的改造,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醫療安全。
醫院建立病情早期變化預警系統,成立了成人、兒童快速反應小組,將院內急救網絡向疾病早期延伸。為確保患者發生意外時在院內任何角落都能被及時救助,醫院建立全院各類風險項目應急廣播代碼,設立藍色、綠色、紅色、粉色、黑色等5個應急代碼。
為規范臨床用藥,確保各類藥品的使用安全和加強職工的職業防護,醫院成立“靜配中心”,啟用靜配管理系統。信息系統采用新版合理用藥系統,實現對高危藥品預警、攔截等需求。
醫院實施6S管理,標簽明確、類別明確、取補明確、分管明確;對有有效期要求的物品,按照有效期先后擺放,使用時遵循“近有效期先用”的原則,所有可移動的設施、物品均劃線定位放置。加強消防培訓和演練,購置并更換滅火器箱、滅火器,消防安全人人過關。成立風險管理領導小組,針對全院風險事件通過災害脆弱性分析(HVA)進行排序。窗戶限開11厘米、出入門禁24小時監管、衛生間和樓梯安裝扶手,對患者高處墜落和跌倒風險進行系統評估,并將防范措施落實情況列入醫院安全巡查計劃。嚴格落實手衛生和感染管理制度,嚴防醫院感染。
醫院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和惠民活動。2012年和2013年醫院在全縣范圍內實施150例“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置換惠民工程”;2014年,醫院開展“30例膝關節置換”公益活動;2016年、2017年開展“光明行動”和“肺部腫瘤篩查”大型公益惠民活動;連續多年組織開展服務百姓健康大型義診活動。

門診就醫患者實施“兩免兩減半”、住院治療實行“先診療、后結算”的優惠措施,對貧困人口看病就醫開通綠色通道,嚴格執行貧困患者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由醫療機構減免10%的優惠政策。貧困患者住院經居民醫保報銷、大病保險、醫院減免、民政低保補助、商業特惠保險報銷后,貧困戶自費比率在6%左右,并按照市衛生計生委的要求,對透析病人進一步落實醫療救助政策,逐步實現透析貧困人口就醫治療零負擔。
積極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個性化增值服務,目前醫院已與9個鄉鎮的貧困家庭簽約,全院范圍內選取151名業務技術骨干和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共同組成44支醫療團隊,為貧困人口提供一對一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
發揮公立醫院資源優勢,醫院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工作。與平邑縣精神病醫院、平邑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方鎮等9家鄉鎮醫院建立對口幫扶,定期選派醫療專家到鄉鎮醫院開展工作;免費接收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員來醫院進修;每年出資120余萬元,用于支持鄉鎮醫院的基本建設,提升醫療設備水平。每年免費承辦全縣鄉村醫生培訓,大大提升了基層醫療技術水平。
醫院先后為文明共建村流峪鎮興郭村和精準扶貧村鄭城鎮鑫盛村,籌措資金近百萬元,出資40多萬元,建設了村湖心公園、健身廣場、鄉村大舞臺等便民服務設施。同時大力推進民生工程,為鄭城鎮鑫盛村建起了高標準的村衛生室,結束了該村沒有衛生室的歷史,使鑫盛村成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