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日本人的幸福感更多地來自于能夠自主決定人生大事,比如自己選擇學校和就業等,而不是學歷和收入。據日本《讀賣新聞》9月10日報道,日本神戶大學教授西村和雄與同志社大學教授八木匡共同發表了這項研究結果,并表示自主選擇對幸福感的影響是年收入的1.4倍。
報道稱,西村和雄與八木匡在今年2月向約93萬人發去問卷,最終根據性別、年齡、居住地,以及學歷的劃分,有2萬名年齡在20-69歲的日本人參與調查。該問卷調查包含收入、學歷、健康等5類共計200個問題。
專家稱,決定主觀幸福感的三大要素,即“學歷”“家庭年收入”“自主決定指標”中,“自主決定指標”對幸福感的影響最大。西村和雄教授指出,“想要獲得幸福感的話,與學歷、年收入等所謂的結果相比,在獲取成果的過程中,自己做出決定是最重要的。能夠自己做出決定的人,即使失敗了也會欣然接受,這也就使得他對人生的滿足感變得更高。”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根據自己意愿做決定”的人最具積極進取精神,而“聽從身邊人建議做決定”的人則最沒有安全感,也比較缺乏進取心。同時,收入問題也會左右個人的幸福感,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但是當年收入超過1100萬日元(約合68萬元人民幣)后,幸福感將隨之降低。同時,日本人的幸福感整體呈現“U字形曲線”趨勢,即年輕人和老年人群體的幸福感較高,而35-49歲群體的幸福感則相對較低。
據報道,西村和雄與八木匡教授之所以進行這樣的調查研究,主要在于近年來日本人的幸福感偏低。西村和八木試圖找出影響個人幸福感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這次有關幸福感的調查研究,也證明以往很多人認為的幸福感與金錢有關、受金錢影響的觀念并非完全正確。▲
(陳洋)
環球時報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