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墨西哥特派記者 劉旭霞 本報駐秘魯特約記者 孟可心

位于南美洲的秘魯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秘魯能源和礦業部最新礦藏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底,秘魯的銅礦儲量為8100萬噸,金礦儲量為2300噸,鋅儲量為2800噸,銀儲量為9.3萬噸,鉛儲量為600萬噸,錫儲量為10.5萬噸,鉬儲量為220萬噸。近年來中國礦企紛紛來到秘魯進行礦業投資,需要注意的是,處理好社區關系的處理是投資者在當地不可忽視的。
今年以來,秘魯又有新的礦產資源被持續不斷地勘探出來,7月,秘魯普諾省靠近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地區發現了高品位的鋰礦,儲量達到250萬噸,居世界首位。秘魯全國礦業石油和能源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秘魯礦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71.59億美元,其中銅產品出口137.73億美元。據秘魯能源和礦業部本月通報,秘魯2018年1月至7月的礦業投資額為23.55億美元,同比增長 29.1%。
秘魯能礦部采礦統計公報顯示,今年選礦工廠投資總額為6.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前7個月增長358.2%。秘魯財經部將2018年礦業投資的增長預期上調至16.4%,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私人投資的增長預期也從3.5%提高到4.5%。
秘魯能礦部長伊斯莫德斯近日表示,能礦部正在制定一項新的礦業規范法規,該法規將允許數以千計的手工采礦者直接參與到礦業經濟當中來。9月1日,伊斯莫德斯向秘魯皮烏拉省的18名礦工授予正規化證書,賦予主要從事小型手工采礦的秘魯礦工在該地區開展采掘活動的權利。
之前已在秘魯落腳的多家中資礦業企業正在加大生產規模和投資力度,今年6月中國鋁業投資13億美元進行特羅莫克銅礦二期擴建,建成后日均生產力從11.7萬噸提高到17萬噸。中鋁特羅莫克銅礦二期還是中國在海外建成的第一個世界級銅礦綠地項目,也是秘魯近20年來建成的第一個大型銅礦綠地項目。7月,首鋼秘鐵二期采礦、破碎、運礦、堆場系統、選礦廠、海水淡化廠及供配電等輔助設施的建設工程項目上馬。
正如比斯卡拉總統在參加中鋁二期開工儀式所期望的那樣,礦業投資將直接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提振秘魯經濟發展,還將為秘魯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從而提高秘魯的公共服務領域,如教育、衛生、醫療、飲用水工程等,中企投資秘魯的熱潮對于秘魯經濟意義重大。
值得重視的是,如何處理好社區關系往往成為困擾在秘魯投資礦產企業發展的關鍵。一些社區民眾在面臨土地等利益問題時,往往會采用封路、游行甚至采取一些非法暴力手段來表達自身訴求。2011年11月,美國紐蒙特黃金公司投資48億美元開發秘魯卡哈馬卡大區的康茄銅金礦,因該項目可能會給當地水源帶來污染,引發當地居民強烈抗議,甚至造成傷亡事件,最后被迫停止。不僅給這家美國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也給當地的礦業投資和整個地區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一家中資礦企的負責人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如何處理社區關系的經驗時說:開展主礦區建設之前,他們請求社區負責人帶領一名攝影師挨家挨戶走訪,給每個家庭拍一張全家福,在秘魯人比較重視的圣誕節前,企業將照片作為禮物送到每個家庭,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因為許多家庭從來沒有拍過全家福,這一小小的舉動給企業在當地社區帶來了經濟收益之外的形象加分,也贏得了當地人的信任。
中國鋁業進入秘魯項目時,礦區1500多戶居民的搬遷問題是最大的難點,在秘魯也未有先例。中鋁深入當地社區了解居民實際需求,在制訂完整的搬遷計劃的同時積極籌建配套基礎設施,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城鎮搬遷于2012年底順利啟動,到2013年6月,基本完成主體居民的搬遷。
2017年中鋁向當地社區提供790項技術援助,完成17項培訓,涉及手工業、餐飲等231項業務,通過組織系列培訓邁出對當地經濟和居民生活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關鍵性步伐。
2017年10月首鋼秘鐵公司和伊卡市政府請求下,按照當地法律規定運用抵稅款3400萬索爾(約合1000萬美元)重建在2007年大地震中毀壞的盧靈大教堂。這也是當地廣大天主教徒期盼已久的盛事,深受當地民眾歡迎,為中企在當地開展下一步的礦業開發鋪好“民心”道路。▲
環球時報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