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
【摘要】目的 探討早期的康復治療對于腦卒中患者認知功障礙的影響。方法 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加入早期康復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情況。結果 觀察組發生認知功能障礙2例,對照組發生8例;治療后觀察組認知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結論 對于腦卒中患者在早期治療時加入康復訓練可以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借鑒使用。
【關鍵詞】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認知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老年性疾病,研究顯示有70%的腦卒中患者會存在運動以及語言和認知功能的障礙,而傳統的治療著重于運動功能的治療忽視認知功能的治療,導致患者認知發生損害,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更多的負擔[1]。本次我們重點研究早期的康復治療對于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48例腦卒中患者,納入標準:患者經過頭顱CT和MRI的檢查確診,相關的診斷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會議提出的腦卒中診斷標準;患者意識清晰無精神障礙;排除標準;肝腎功能異常,血液系統疾病不同意本次的治療方法。將以上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患者24例。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58-75歲,平均(70±2.5),對照組男12例,女12例,年齡60-80歲,平均(73.0±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規的對癥治療,比如給予營養藥物、降低顱內壓以及改善微循環等。對于伴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先穩定基礎疾病,然后再進行對癥治療。觀察組的患者加入早期的康復治療,治療的內容主要包括運動治療、認知功能訓練等。在患者發病后的2-3 d內,在患者血壓以及心率等指標穩定的情況下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康復訓練。包括刷牙、穿衣、如廁、平衡訓練、床上體位的正確擺放以及步態訓練等。認知功能訓練:首先為注意力的訓練,可以通過猜測游戲以及迷宮游戲等方式鍛煉患者的注意力,而記憶力的訓練則可以通過背數、圖片記憶以及看圖講故事等方法進行,同時指導患者采用記事本和電子筆記本等記錄日常的生活,并完成日常安排的事務。計算力訓練通過自行的導食堂點餐、超市購物清單等日常內容鍛煉患者的計算能力,此外還可以用卡片的形勢,幫助患者進行簡單的計算。通過食物的安排、植物等物品用途的指導和通過形狀等形式的歸類,訓練患者的思維能力。指導患者大聲閱讀報紙或者書籍等鍛煉患者的語言能力。
1.3 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的例數;采用簡易智能檢查量表(MMSE)評價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情況,總分為30分,評價的內容包括計算、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分越高說明認知情況越良好[2]。
1.4 統計學分析
相關數據分析均在統計軟件SPSS 22.0中比較,計量資料以“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發生認知功能障礙2例,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8.3%(2/24),對照組發生8例,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33.3%(8/24),兩組認知障礙發生率差異顯著(H=1.15,P=0.025)。治療后觀察組認知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見表1。
3 討 論
相關研究顯示年齡、文化程度以及高血壓等均是引發腦卒中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其中年齡以及學歷與其發生率相關性最大。臨床對于腦卒中的治療主要為抗血小板聚集、神經保護等基礎治療,但是治療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比如意識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本次通過認知功能、記憶功能康復訓練來減少腦卒中患者的意識功能障礙出現的幾率,結果顯示采取記憶力訓練等康復訓練后患者的意識障礙發生率降低,說明該種康復訓練模式可以有效的保護患者的腦神經功能,且治療后患者的意識獲得理想的恢復,對于患者的后續生活意義重大。因此我們認為;對于腦卒中患者在早期治療時加入康復訓練可以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借鑒使用。
參考文獻
[1] 林 強,李雪萍,程 凱,等.早期認知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12):1286-1288.
[2] 李 玲.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1(1):53-5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