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芳 馬艷艷
【摘要】目的 探討療養院CSSD作為療養院重要的消毒滅菌場所,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與防護,直接關系著療養員的康復和就醫安全。方法 通過對療養院CSSD護理人員的工作性質觀察和分析,認識到療養院CSSD同醫院相同,擔負著臨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和發放工作,是療養院無菌物品的供應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點。工作人員長期在受各種危害因素的環境中工作,提出相應的職業防護措施。結果 加強療養院CSSD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意識,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素質教育有了很大提高,減少了職業暴露,提高了護理質量。結論 根據療養院CSSD職業暴露的危害因素。提高護理人員對職業危險性的認識,自覺將防護措施用于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各類操作流程執行,減少或清除職業暴露危害的各種因素是防范措施的關鍵。
【關鍵詞】療養院;CSSD;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防護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2
1 療養院CSSD護理人員職業危害因素
1.1 心理因素
醫療用品在CSSD去污、清洗、清潔、消毒、滅菌,和返回療養科室使用的頻繁過程中,[1]CSSD護理人員不斷接觸病毒與細菌,加之消毒滅菌工作需付出較大的體力,工作人員又長期處于高溫、高濕及噪音環境中容易疲勞,職業暴露機會多,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這不僅是危害CSSD護理人員身體健康的因素,也是造成院內感染的潛在因素。
1.2 生物因素
1.2.1 CSSD護理人員所回收、清點的各種器械,幾乎都攜帶者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接觸過患者體液的物品中經常帶有針頭、刀片等尖銳器械,有被刺傷的可能造成感染,引起疾病,尤其是乙型肝炎感染的危害。在清洗污染物品的過程中,管腔類器械在使用高壓水槍、氣槍沖洗的過程中產生了氣溶膠,若防護不當易吸入呼吸道而感染疾病,也有在刷洗器械時,不慎將清洗液濺到眼睛,導致眼睛受到損害。
1.2.2 CSSD三區之間劃分不明時,不嚴格執行CSSD行業標準要求中的消毒隔離制度,不按要求更換衣物,醫療廢棄物不按規定要求處置,是影響CSSD工作人員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能夠引起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其他傳染病。
1.3 化學因素
CSSD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接觸的化學消毒液較多,尤其是含氯消毒劑和含媒清洗劑,含氯消毒劑主要用于特殊感染的病人,具有腐蝕性、刺激性,長期接觸能破壞皮膚質層,引起呼吸道病變,對皮膚、黏膜有一定損害,對眼睛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多酶清洗劑在配置過程中易形成溶膠,對人體呼吸道、皮膚有刺激,可導致護理人員出現化學性氣管炎和肺炎癥狀,長期接觸對人體皮膚、神經系統,胃腸道都存在不良影響[1]。
1.4 物理因素
1.4.1 噪音
CSSD護理人員經常使用高壓滅菌器、清洗機、壓縮機等儀器設備產生高分貝的噪音,易煩躁、疲乏,引起聽力下降、耳聾等病理、生理變化。
1.4.2 高熱、燙傷
高壓蒸汽滅菌器在滅菌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會使人頭暈、出汗、口渴等影響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滅菌卸載取無菌物品時,如不小心則可引起燙傷。
2 療養院CSSD護理人員職業防護措施
2.1 心理防護
加強心理疏導和職業防護,不斷對職業防護新知識和技能進行培訓,提高自身專科知識和技術水平,增強承受能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臨床醫護人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每年體檢1次,必要時做好預防接種,提高免疫力。
2.2 生物因素防護
2.2.1 在回收、分類、清洗器械過程中,嚴格按照CSSD人員防護著裝按要求戴口罩、手套、穿防護服、帶護目鏡或面罩。物品分類放置于防滲漏防刺的密閉容器中輸運,特殊感染的器械應用黃色密閉容器裝置,并遵守先消毒—清潔—消毒原則[2]。分類時及時將縫合針、刀片、銳器逐一挑出,單獨存放處理。不斷加強防護知識的學習,回收的污染性器械統一按照感染性器械對待,先消毒后在清洗;同時做好銳器刺傷登記并進行血源性傳播的檢查和監控[3],嚴格遵守《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
2.2.2 加強標準化CSSD學科建設,建立規合理布局,設立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相鄰之間有緩沖間,流程 從污到潔、不交叉、不逆行,做到潔污分開,各區域應有明顯標志,有空氣凈化裝置設施。整個工作流程按回收、分類、清洗、包裝、滅菌、監測、無菌物品儲存和發放等順序運行,各區域要分別由專人負責落實,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范》操作進行。
2.3 化學因素防護
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CSSD常用化學消毒液濃度和劑量及配制方法,避免消毒液使用過量和不科學使用。使用時戴口罩、眼鏡、手套防護,如不慎濺到眼鏡和皮膚、黏膜上,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并及時向專科醫生咨詢。配制好的溶液要存放于有蓋的容器內,減少消毒液的揮發;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應放置于單獨的房間,遠離火源和主要通道,操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4 物理因素防護
CSSD的噪音大多是由于使用多種機器造成的,對設備應定期做好維護和保養,保持性能良好。盡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員離開房間時,有噪音的房間應隨手關門;滅菌人員須持有特種設備上崗證書,嚴格按照壓力蒸汽滅菌器的使用規范操作,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滅菌器的各項指標,若有異常立即停止使用。取滅菌包時應穿長袖,可帶隔熱、無菌手套,開放蒸汽閥門時應避開閥門開口處,防止壓力過高蒸汽噴向臉部;清潔滅菌器內室時應在室內溫度下降接近室溫的情況下進行。
結論:CSSD擔負著療養院醫療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工作,其消毒滅菌質量與院內感染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勤洗手是自身防護最簡單、最有效、最重要的隔離措施。療養院也應高度重視,加強預防職業危害的宣傳工作,定期培訓有關醫院感染的防護知識,每位護士都要不斷的更新知識,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把好各個環節質量關。
參考文獻
[1] 吳玉蓉.供應室工作人員的職業防護[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152.
[2] 姚利平.職業暴露的應急處理流程及防護對策[A];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
[3] 朱慧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職業防護[J].健康大視野,2014,22(4): 88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