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要】目的 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前治療與妊娠結局所具有的關系探究分析。方法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不采用產前治療,觀察組采用產前治療,比較分析妊娠結局。結果 相較于觀察組,不良情況發生率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滿意度明顯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產前治療可有效減少不良情況的發生,而且血糖控制滿意度也較高。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產前治療;妊娠結局;關系
【中圖分類號】R714.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1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一種發生于女性妊娠過程中的糖代謝異常癥,在妊娠期中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對母嬰結局產生嚴重影響的疾病[1]。而在本文中就從我院選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探究分析了產前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6.4±1.7)歲;對照組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7.0±1.1)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采用產前治療,僅叮囑患者注意飲食、合理運動以及體重的控制。
觀察組采用產前治療,即對飲食進行控制,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碳水化合物攝入的適當控制,從而制定出多樣化的、均衡化的飲食方案。對患者展開運動干預,比如:適宜運動、散步以及孕期體操等,1次/d,1次不宜超過30 min;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胰島素劑量[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而妊娠結局的評價主要可分為不良情況發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滿意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情況發生率
相較于觀察組,不良情況發生率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顯較優,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治療前的空腹血糖分別為(8.3±1.4)mmol/L、(8.1±1.5)mmol/L,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別為(7.8±1.2)mmol/L、(4.0±1.2)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5.2367)。
3 討 論
妊高癥、胎兒窘迫、巨大兒、早產等均屬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在臨床中屬于一種發生于妊娠期中的常見并發癥,不僅對產婦造成的危害較大,而且對胎兒造成的危害均較大[3]。
當患者持續處于高血糖狀態時,經過胎盤循環,在血糖進入胎兒血液的后會導致產生大量的胰島B細胞,進而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釋放,從而增加了蛋白質、脂肪分解以及胎兒代謝率,進而造成巨大兒的出現[4]。由于高血糖會降低產婦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以及抗感染能力,所以患者則極易出現早剝離,導致早產的情況發生;此外,高血糖會促使胎肺吞吐羊水的過程紊亂,最終導致羊水交換障礙,顯著增加了羊水的量,進而也就增大了早產和胎兒窘迫的發生率。而通過研究發現,產前治療通過飲食治療、運動治療以及的胰島素治療,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5]。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也可看出,相較于觀察組,不良情況發生率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
血糖控制滿意度明顯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展開產前治療可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在降低不良情況發生率的同時對患者的血糖進行了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栗晉蘭.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探討認識[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6):101+104.
[2] 張 萍.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7):56-57.
[3] 徐利珍,游愛平,劉 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起始孕周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05):148-149.
[4] 古秀紅.妊娠期糖尿病產前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01):41-43.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