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奇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92-01
摘要 課間學生活動集中、頻繁,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對其它時段要明顯的偏多。怎樣最大限度的降低、減少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又有益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文章分析了如何活動,進行哪些活動,才能使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怎樣才能做到活動的安全性和實效性的統一,從根本上規范小學生的課間行為,減少乃至杜絕校園安全傷害事故的發生。最終在校園形成安全、文明的課間活動氛圍。
關鍵詞 課間活動 實效性 安全性
在兩節課中間,學校一般都會安排十分鐘休息時間,方便學生們上廁所、喝水,自由活動一下放松大腦,為下節課做準備等。但是小學生本身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因此在課間這幾分鐘他們也常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跑跑跳跳、打打鬧鬧,本是同學之間的親密互動,但是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一些意外事故,跌倒、擦傷、輕微骨折,甚至跌破頭、頸等重要部位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課間時段雖然短暫,但是其事故發生率比其它時間明顯的偏多。打造和諧校園環境,我們必須從細節人手,課間活動的安全尤為重要。
一、增強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
在分散性的集體活動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要防患于未然,學校就必須要增強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比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向學生宣傳課間活動對身心健康和學習的好處,并通過校園櫥窗、黑板報、校園報等方式,全面地向學生宣傳安全課間相關知識,使學生從思想上有一個高度的認識,從而他們在課間活動中能夠自覺的避免危險性活動,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安全健康活動中去。
二、大力倡導,豐富課間活動內容
(一)具有強烈吸引力的運動游戲,不僅能使學生在天真浪漫的游戲中鍛煉基本技能,還能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最終實現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如我校一年級師生經過民主討論,選擇他們共同感興趣的跳繩活動,作為課間體育活動項目。首先,班主任交給學生跳繩的“技術要領”,課間、課后學生堅持練習,不過幾天的功夫,大多數同學就能熟練跳繩。接著,“飛繩”、“反跳”、“一帶一跳”、“多人跳大繩”,校園里一派熱鬧景象。三年級開展的課間體育活動是晃呼啦圈,學生扭動著柔軟的身姿,訓練幾天,有些學生一晃就是三五分鐘,一氣兒能晃五六百個,這時又有同學玩花樣——同時晃兩個、三個甚至多個呼啦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選擇師生共同感興趣的體育活動項目對開展課間活動有多么重要!
(二)提倡讓學生掌握一些傳統游戲,比如滾鐵環,“跳房子”“找朋友”“丟手絹”“打沙包”“跳繩”、“跳橡皮筋”、“踢毽子”等,也要鼓勵學生發揮創造性,讓一些傳統游戲改變形式在學校流行起來,這些活動能讓全體參與的學生都活動起來。課間活動時間還應該要求每天的值周教師到學生中間,組織學生玩這些游戲,這樣也可以預防學生出現一些安全事故。這樣,學生的課間活動慢慢得到了規范,學生也可以在玩中得到了快樂,玩出了新發現,得到了能力的培養。
三、課間活動安全性與實效性的實施
(一)參與學生的課間活動
課間活動一般都是學生之間的自由活動,教師絕少參與,最多由值日教師負責巡視、監督,確保學生活動時的安全。因為我們大多從習慣上認為:老師—節課下來確實很辛苦,課間也需要休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下課時間也讓教師去看管學生。再說下課時學生很分散,活動也不統一,教師無法進行指導。其實不然,我們教師和學生一樣,一節課的緊張勞動后,更需要進行體力上的活動,和學生作游戲無疑是一種極好的休息,使自己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同時教師的參與更能帶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還可以增進師生互動。
(二)組織過程中的安全防范
合理的課間活動方案,應包含科學的組織方式。地少人多是目前活動組織的一大難題。首先應充分分析學校的場地器材資源,在此基礎上設置合適的活動項目和方法,同時確定場地的人數容量;其次,盡量避免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干擾或碰撞,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事故。
(三)場地、器材的安全防范
安全場地是體育活動的必要條件,合理布局與利用場地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學校開展課間活動時應特別注意場地的平整度,及時清除小石塊,防止絆腳引起不必要事故;其次,器材的放置要考究,分門別類整齊安置所有器材,防止器材對學生產生傷害;另外,器材的檢查要及時。學校運動場區固定設施的牢固程度,如足球門,籃球架、籃球框,排球網架等,同時,應及時更換損耗程度較大的小型運動器械,如羽毛球拍,各類球具等。
這樣課間活動增進了校園的人文關系的和諧,體現出團隊積極向上的精神,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活躍了學生生活,激發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了堅實基礎。現在的課間十分鐘活動既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減少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又有益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另一方面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又可以延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