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93-01
摘要 隨著社會對全面教育的呼聲的不斷提高,體育教育也愈發(fā)顯得重要。從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體育教育日益與我們廣大師生的生活聯系密切,需要引起相關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因從,本研究本著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為目標,分析當前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并探討解決當前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對策,為更好的提高當前體育教學的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字 體育教學 限制因素 對策
一、引言
隨著體育學科的不斷發(fā)展,也慢慢帶動了其他學科的不斷發(fā)展。體育教學,它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有其獨有的教學特點和限制因素。體育教學它更多的受學生身體的素質、教師的教學模式、場地設備的供給以及體育課程體系等的條件限制,很難發(fā)揮它應有的價值。為此,改善當前限制我國體育教學的現狀,探討當前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對策已成為了當務之急。
二、當前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
(一)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達標
應試教育下,學生越來越關注成績的提高,而缺乏對身體的適當鍛煉。學生每天在學校有大量的課業(yè)要完成,繁重的課業(yè)負擔早已消磨了學生的心智。當下課時,學生大部分的選擇是沉迷于手機、電視、游戲等電子娛樂產品,很少人會選擇用運動來填充空缺時間。長此以往,學生缺乏鍛煉,在每學期的體育測評中,往往會有學生身體素質不達標。
(二)教師的教學模式單調乏味
大多的體育老師總是脫離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總是在用單調乏味的肢體語
言重復的讓學生做著教學的動作。殊不知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只會被動的接受、學生的肢體動作也都是生搬硬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少必要的創(chuàng)新和主動性的參與,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身體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
(三)體育場所缺乏相應的設備
體育設備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硬件要求。而在調查中卻發(fā)現,很多學校存
在體育設備不全、體育器材沒有及時更換、體育場地缺少的現象。比如像有些學校雖然有籃球架,但是籃球框卻早已不見蹤影。有些學校雖然有足球場地,但是早已變得坑坑洼洼。有些學校雖設有乒乓球臺,但是設置的球臺的高度根本就不符合此階段學生的身高。這些相應體育器材的不完整,都會對學校開展正常的體育教學帶來不便。
(四)體育課程缺乏相應的體系
據調查,一些相應的院校對體育課并不是很注重,尤其像一些重點學校,他們過多的看重學生成績的提高,更有甚者,在臨近考試的緊要關頭一些院校會私自停上體育課程。還有一些院校雖然按照教學的標準在進行體育課的施教,但是體育教師過多的看重學生體育成績,而并沒有把體育課所要體現的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融匯到教學中去,從而使體育教學的目標偏離本質。
三、解決當前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對策
(一)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
學校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學校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的發(fā)展,要關注學生全面素質的養(yǎng)成,不能僅僅用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好壞。要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好習慣、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鍛煉之中。要注重學生各項綜合的體育測評指標,要將學生的身體鍛煉切實提高到學校的教學訓練之中。
例如,學校可以利用早操或課間操來增強學生身體的素質,以達到每天需要鍛煉的指標。此外,為了增加每位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學校可以采取硬性的要求學生來參與到其中。為此,學校可以設定相應的學分,或者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積極參加,以起到呼吁學生加強鍛煉,注重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
(二)教師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的教學。體育教學有空曠的場地、有運動器材、有訓練
的要領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使教學變得不再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用游戲教學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穿插于教學開始、教學之中、教學結束三部分來讓學生參與其中。教師還可以適當的在室內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對學生進行高難度動作的展示。
(三)改善體育教學器材的條件
相對完善的體育器材才能更好的保障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學校應該定期檢
修相應的體育設備,應該加大對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學校應有的基礎設備要按質按量的投入到教學使用當中。學校只有配備了完備的體育鍛煉器材,才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去鍛煉的興趣。學生只有在適宜的場地進行鍛煉,才能達到應有的水平,達到鍛煉的目的。
(四)制定相應的教學體系
學校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學會在現有的體制下進行創(chuàng)新。學校要切實關心學生的利益,在注重學生智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體育的鍛煉。學校要有相應的評價體系,要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學生的階段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在現有體育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要切實關注學生身體的發(fā)展,要注意及時觀察學生的課上表現,及時搜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并積極做好課程的跟進與調節(jié)。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有很多影響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尚待解決。需要學校及相關部門引起關注。體育教學關乎學生的各項發(fā)展,而體育教學的條件又關乎體育教學的質量。為此,本研究對于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確實具有研究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