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凌芳
【摘要】目的 分析總結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98例臨床觀察。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患者98例,為觀察組,選擇同時期收治的單純肺心病患者98例,為對照組,分析兩組患者在冠心病易患因素和臨床特點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患者吸煙史、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肥胖患者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觀察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關鍵詞】慢性肺心病;冠心病;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1
肺心病、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發病人數以中老年為多。同時合并兩種疾病診斷和治療更加復雜,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不良影響。為提高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醫生和護士認識本病易患因素,了解掌握本病臨床表現和特點,為臨床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依據。本組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患者98例,同時選擇相同時間段內我科收治的肺心病并發冠心病患者98例,分析總結患者臨床資料,對本病的易發因素和臨床特點加以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患者98例,為觀察組,其中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齡51~79歲,平均年齡67±3.6歲,肺心病病程平均11.2±1.4年。并發冠心病病程3.1±2.8年。選擇同時期我科收治的單純肺心病患者98例,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排出冠心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7例,年齡53~78歲,平均年齡68±2.7歲,肺心病病程10.1±2.4歲。比較兩組患者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分析兩組患者資料,統計兩組患者冠心病易患因素和臨床特點的不同。易患因素有:吸煙史、并發高血壓病史、并發糖尿病、肥胖。臨床特點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抑制。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計算機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資料應用x2檢驗,P<0.05統計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抑制構成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3 討 論
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患者臨床表現多樣化,兩種疾病發病互相影響,對臨床診斷會有難度,有漏診、誤診可能。為提高對本病的診斷準確率,為治療提供依據,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并發條件下的危險因素和臨床特點加以分析。
慢性肺心病病人有慢性病特點之外,存在冠心病的易發因素。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中患者吸煙、并發高血壓、并發糖尿病、并發肥胖構成比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間差異顯著。提示醫生要將這類患者作為并發冠心病的高危患者看待。對發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抑制可作為診斷并發冠心病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對于心絞痛,表現了肺心病患者長期心肌缺氧而造成的缺氧耐受性增高問題,老年患者對疼痛缺乏刺激性感覺,因呼吸困難掩蓋疼痛,患者診斷治療時機被延誤。根據本組資料數據可以認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抑制均是并發冠心病重要因素,值得醫生在臨床診斷中引起高度重視。
總之,吸煙史,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肥胖癥是慢性肺心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以上條件的患者作為高危人群進行監測。患者臨床表現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呼吸抑制為主,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可幫助醫生臨床早期診斷,搶救患者生命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風 蘭,于啟明,陳亮.32例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08):54.
[2] 唐 敏.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46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6(01):56.
[3] 朱立達.慢性肺心病并發冠心病28例臨床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05):689.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