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惟丹 袁志超
【摘要】目的 探討抗阻力運動聯合雙胍類降糖藥物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價值。方法 擇選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48)和對照組(n=48)。對照組予以抗阻力運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雙胍類降糖藥物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數值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經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數值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應用抗阻力運動聯合雙胍類降糖藥物對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治療,效果確切。
【關鍵詞】抗阻力運動;雙胍類降糖藥物;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1
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疾病之一[1]。其發病主體為中老年群體。其為終身性疾病需長期開展藥物控制。目前常借助降糖藥物或運動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但是單純治療方法并不理想。鑒于此,本文筆者特擇選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為研究主體,就抗阻力運動聯合雙胍類降糖藥物治療的價值展開探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選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48)和對照組(n=48)。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43~71歲,平均(53.7±19.1)歲;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4~72歲,平均(53.9±19.7)歲。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 20.0完成入選患者基本數據資料的比對,結果顯示兩組數據比對差異性不明顯(P>0.05),符合實驗分組的比較標準。(1)納入標準:意識清楚;無藥物禁忌;遂自愿參與試驗的患者。(2)排除標準:排除1型糖尿病;藥物過敏;知情不配合治療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阻力運動治療。指導患者于餐后1~1.5 h開展運動。30 min/次,2d/次。運動過程中男性最大心率為220-年齡,女性最大心率為210-年齡。指導患者根據自身喜好選擇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堅持5 min。后采用手握啞鈴開展抗阻力運動。針對頸后肘關節開展屈伸聯系。針對手臂開展側平舉和前平舉聯系。練習過程中應先測量啞鈴重量。后再開展運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雙胍類降糖藥物治療。指導患者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081,規格0.25 g)。2片/次,1次/d。治療期間叮囑患者開展飲食控制。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療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差異[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分析數據,所有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對比結果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n(%)”表示,對比采用x2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3 討 論
2型糖尿病發病率較高。患者必須長期服用藥物進行降糖。才能夠控制病情降低并發癥。但是當前臨床大多采用胰島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可促進患者胰島素功能恢復。但是用藥后會出現多種并發癥。例如:低血糖等。
抗阻力運動可通過規律運動,增加葡萄糖轉移。使葡萄糖氧化,達到血糖控制水平。再加上肥胖可提升抗胰島素能力。規律運動可使患者血漿中游離脂肪酸增加,促進脂肪組織分泌腫瘤壞死因子。使脂肪含量及血液游離脂肪酸濃度降低,增加患者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和葡萄糖耐受度。故采用抗阻力運動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但是單純運動療法對患者血糖控制能力并不理想。雙胍類降糖藥物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顯著,其可控制腫瘤發生率,同時也能夠降低粥樣硬化發生率。鹽酸二甲雙胍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壓數值,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其還可抑制肝臟葡萄糖生成,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故將其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和資料中,效果甚佳。其還可使患者外周組織攝取能力增強,從而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效果,降低餐后2h血糖數值。故采用抗阻力運動聯合雙胍類降糖藥物治療,相對單純抗阻力運動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抗阻力運動聯合雙胍類降糖藥物對2型糖尿病療效甚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 波.雙胍類降糖藥物對2型糖尿病治療價值的重新認識[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9):296-297.
[2] 袁紅霞.雙胍類降糖藥物對2型糖尿病治療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22-23.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