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劉華英
【摘要】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2016年~2017年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住院的ACS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早期康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臨床并發癥及舒適滿意度的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兩組患者在臨床并發癥發生率,滿意舒適度調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對ACS患者效果滿意,可顯著減少臨床并發癥發生,改善患者舒適滿意度。
【關鍵詞】早期護理;ACS;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1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臨床現在較為常見的疾病,起步急,其病理生理在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發生了冠狀動脈內膜下出血、斑塊破裂、破損處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凝集形成血栓?;疾『蠡颊呔哂休^高的死亡率,如及時進行治療,可以改善病情,預后的優劣則與治療期間的護理密切相關。做好科學有效的護理,患者愿意配合治療,療效更好[1]。本文主要研究了早期康復護理在ACS患者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017年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住院的ACS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學會編輯委員會《急診冠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建議》[2]診斷標準。其中,治療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51~83歲;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43~79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一經確診立即根據病情選用阿司匹林、波立維,硝酸酯類、B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抗凝及調脂等藥物。對照組:在常規日常護理操作:如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咨詢護理,并發癥觀察護理等;治療組在常規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首先做好患者的早期康復鍛煉的護理評估工作,其次做好患者的早期康復鍛煉指導工作,循序漸進,避免并發癥,最后制定早期康復護理方法: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的情況下,有專職護理人員陪同患者第二日在床上進行深滿呼吸運動以及四肢被動、主動互動,每日進行2次,第三日開始在病情允許下進行室內活動,進行6 min步行鍛煉,護理人員需每日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早期康復中應注意的事項,通過形體示范教會患者自主進行各項合理的活動,對患者活動的次數與幅度需進行嚴格的控制。運動鍛煉指導: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運動指導方案,證身心健康,調整心理情況及睡眠狀態。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量必須合理,幅度和強度都不能過大。
1.3 觀察指標
首先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問卷滿意舒適度調查,然后記錄患者病程護理中發生并發癥便秘,頭暈,心絞痛發生次數,腹脹等情況的發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次數及總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滿意舒適度結果
兩組患者在滿意舒適度調查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及正常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起病急、病情重、發展快等等。在對患者實施及時治療的基礎上,還要給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近年來早期康復護理成為臨床研究熱點,很多研究表明臨床上良好的護理手段和措施不但能提高患者的滿意舒適度,并且還能改善患者的一系列臨床并發癥的發生,發作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提高患者臨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社會適應感,改善患者的預后等等。在王秋舉[3]等的研究中就提示,早期康復鍛煉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能顯著提高患者的舒適滿意度,同時還能降低患者臨床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升高。因此早期護理康復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有著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護理人員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寶忠.循證護理在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4):166-167.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ACS診斷和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28(6):409-412.
[3] 王秋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21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