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玉坤 劉國新
【摘要】目的 分析總結長春西汀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0月期間102例住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對照組患者給予血栓通0.5,日1次靜點控制血壓,調整血糖,使用脫水劑抗凝藥物營養神經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血栓通0.5,每日1次靜點,同時給予長春西汀20毫克靜脈滴注。連續治療14天。結果 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長春西汀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長春西汀;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1
急性腦梗死是急性血管阻塞引發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多數遺留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積極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本組資料觀察血栓通聯合長春西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1例,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48~82歲,平均年齡(62.5±4.2)歲,病程1小時~7天,對照組51例。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齡(47~83)歲,平均年齡(61.4±3.1)歲,病程0.5小時~7天。患者行頭部CT或者核磁檢查確診,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會議制定的標準。患者為第一次發病。排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排除血栓通、長春西汀藥物過敏等禁忌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梗死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02例患者住院后檢查血壓、血糖等生命體征,依據血壓、血糖情況給予降壓、降糖等對癥處置。根據患者病情應用脫水藥物、抗凝藥物、給予營養神經等對癥治療。常規組患者給予血栓通0.5日1次靜點等上述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長春西汀20毫克靜脈滴注,同時給予血栓通0.5日1次靜點。兩組患者連續治療14天。
1.3 判定療效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神經功能缺損判定,判定標準應用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評分。臨床效果評定為基本痊愈患者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患者病殘程度為1~3級、有效、無效患者病情未好轉或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計算機統計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3 討 論
急性腦梗死是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之一,病因是腦血管阻塞導致血流中斷,腦局部功能缺損,是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導致。腦梗死患者有效積極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是減輕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關鍵。急性腦梗死急性期經過治療后多數患者會遺留后遺癥,影響正常生活,生活質量下降。有效積極治療腦梗死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長春西汀具有擴張腦血管作用,是小蔓長春花的提取物。長春西汀有多種作用可以改善大腦代謝、血流量和血液流變學性質。能夠緩解興奮性氨基酸誘發的細胞毒作用,抑制電壓依賴的鈉離子通道和鈣離子通道NMDA和AMPA受體,增強腺苷的神經保護作用。能夠增加大腦組織對氧氣和葡萄糖的攝入和消耗,改善大腦的耐受力,促進大腦中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更新,具有抗氧化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增加紅細胞變形性、抑制紅細胞攝入腺苷,降低紅細胞和氧的親和力促進組織的氧運輸。增加心排血量的腦部供應百分比,降低腦血管阻力。
血栓通為白色凍干粉,主要成份為為三七總皂苷,藥理學研究具有活血祛瘀,通脈活絡。用于瘀血阻絡,中風偏癱,胸痹心痛及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癥。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利于改善腦血流。通過本組資料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說明長春西汀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書意.長春西汀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8(09):1305-1306.
[2] 郝紹江,安慧娟.長春西汀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04):444-445.
[3] 王素潔,李 培,劉 江,陳麗麗,袁 莉.長春西汀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7,28(36):5079-508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