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曹洪剛 江婷婷
“那個戴眼鏡的工程師又來了?!敝灰姌s煉進村,村民們雖然叫不出他的名字,卻總會熱情地請他到家里吃飯。
“你們來了,希望也來了?!?/p>
一條路,連接的是鄉村與城市,打通的是富足與希望。
作為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辦公室副書記、常務副主任,鐘榮煉曾主持建設的雪峰山隧道和壩陵河大橋先后獲國家級“魯班獎”、貴州科技進步一等獎。
然而,老百姓那句“你們來了,希望也來了”才是他心中最大的榮耀。
1996年,鐘榮煉從重慶交通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奮戰在貴州公路交通建設系統,二十余年來,鐘榮煉不僅把路修到村子里,更修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高速公路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是周邊村子擺脫貧困的“富民工程”。平羅高速作為貴州品質工程的示范性引領工程,獲得業界的普遍認可。
“品質工程就是從小的細節做起,懷著工匠精神搞建設?!泵鎸τ浾撸姌s煉反復地說。
平塘特大橋和大小井特大橋是平羅高速最閃亮的兩顆“明珠”,作為全線項目中最重的擔子,兩座大橋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鐘榮煉沒有絲毫畏難,親自參與兩座大橋建設所有的方案制定。
為保證兩座大橋建設品質,鐘榮煉在平羅高速建設中首次引入了“監理+代建”模式,釋放了監管一體化管理的集約優勢,優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不但節約了大量資金,也為項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鐘榮煉(右一)在大小井特大橋施工現場為參觀者介紹工程情況。(陳丹赤 /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鐘榮煉的追求不僅僅是技術,在全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平羅高速把最大限度保護原有生態環境作為施工底線,兩座世界級大橋建成即成當地一道靚麗景觀。
“沒有品質就沒有市場,執行力即是競爭力?!倍斕亻L隧道施工現場,鐘榮煉采用了一批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開展集中攻關和“微創新”,有效解決質量通病,減少對巖體的擾動,提高工程質量。如今,隧道已實現左右幅順利貫通。
“人品+產品+社會價值”是鐘榮煉的人生追求,出生于農村家庭,他對農民有著深厚淳樸地感情,“時刻想著為農村多做點事情”。
在修建平塘特大橋平里河村段前期的便道時,鐘榮煉沒有把這當做是臨時工程,而是按農村道路標準需要修建一條寬8米道路。
“工程完工后這條道路還能發揮作用?!庇辛诉@條長8公里的路,現在村民們只需要10多分鐘就能把新鮮果蔬運輸出來賣。
“我只想為老百姓把路修好!”簡單平實的語言,就像畫家手中的筆,刻畫出了鐘榮煉豐滿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