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金霞 當代貴州全媒體見習記者 / 鄭潔
“你單位上半年黨風廉政建設滿意度和作風效能評價得分較低,落實分管任務情況、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等多項指標測評為不合格,有2人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處分,現發出預警……”近日,余慶縣6家縣直單位、2個鄉鎮收到了縣紀委監委下發的政治生態預警通知。
今年以來,余慶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政治生態“護林員”作用,通過7個方面58個指標采集信息,為10個鄉鎮和61個縣直單位政治生態狀況“定期體檢”,建立起政治生態評價體系。
“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評價體系既突出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又要注重作風效能建設情況;既要立足于現有考核,又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測評。”余慶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文永洪介紹。
余慶縣把政治生態評價體系分鄉鎮和縣直部門兩個板塊,主要圍繞能夠反映政治生態變化的責任落實、黨內監督、黨務政務公開、信訪舉報、作風建設等方面開展動態評價,兩個板塊自成一體又相互聯系,由鄉鎮為縣直部門打分,縣直部門為鄉鎮打分。
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好壞取決于主要負責人。近兩年來,由于種種原因,龍溪鎮政治生態一度遭到破壞,不僅挫傷了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也嚴重削弱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讓多數對接工作的縣直部門及當地群眾非常失望。
“新的領導班子上任后,加大力度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短短半年,鎮村街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街上濫辦酒席的‘老大難’問題也有很大的改觀。”龍溪鎮紅軍社區的一名農村干部由衷的贊賞道。
身正令行。龍溪鎮新的黨委班子不斷修復和凈化政治生態,通過嚴肅整治整改、全面對標、刀刃雙向,作風很快便得到了轉變,讓群眾重新豎起了大拇指,在今年上半年開展的黨風廉政建設滿意度和作風效能評價測評中,該鎮的分值位居全縣前列。

余慶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對案件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線索進行匯總。(陳威 / 攝)
“這一份政治生態評價,不僅是‘晴雨表’,也是‘凈化器’”。余慶縣農牧局局長郭宗喜如是說,自去年12月以來,該局一名黨委成員、副局長因違紀接連兩次被立案調查,導致該局黨風廉政建設滿意度和作風效能評價測評在上半年墊了底。接到預警通知后,郭宗喜連夜召開黨委班子會,專題研究,部署整改對策。短短幾天時間,農牧局32個科室,全面自查各種矛盾隱患,逐一登記,建立問題清單,并擬出整改方案,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整個單位面貌煥然一新。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激勵干部奮力躬行,評價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好的前行。”余慶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干部更加具有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縣里制定下發《余慶縣支持干事創業容錯糾錯辦法(試行)》,將激勵和約束雙向用力,著力營造敢于擔當、勇于創新、銳意改革的良好氛圍,讓全縣的政治生態更加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