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徐元芳
貴州省衛計委公布《進一步改善貴州省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使診療更加安全、就診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逐步形成新時代醫療服務格局。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貴州省衛計委近期公布《進一步改善貴州省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從醫院工作制度、創新醫療服務兩方面對2018-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規劃。
方案要求自2018年起,醫療機構要建立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使診療更加安全、就診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逐步形成區域協同、信息共享、服務一體、多學科聯合的新時代醫療服務格局,讓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
在預約診療方面,全面推行分時段預約,合理安排患者就診、檢查時間,盡量縮短在醫院候診時間。三級醫院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內。對預約患者和預約轉診患者實行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引導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有條件的醫院逐步完善住院床位、日間手術預約服務。
對于遠程醫療,實現全省所有醫聯體遠程醫療全覆蓋。由醫聯體牽頭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中心,向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等服務?;鶎俞t療衛生機構逐步擴大遠程醫療服務范圍,讓更多的患者能夠在家門口獲得上級醫院診療服務?;鶎俞t療衛生機構探索為簽約患者提供適宜的遠程醫療、遠程健康監測、遠程健康教育等服務。
大力推行臨床路徑,建立健全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綜合評估機制。醫療機構實現臨床路徑管理信息化,逐步將藥學服務、檢查檢驗服務等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增加住院患者臨床路徑管理比例,實現臨床路徑“醫、護、患”一體化,增強臨床診療行為規范和透明度。有條件的醫聯體內可以探索建立一體化臨床路徑,各級醫療機構分工協作,為患者提供順暢轉診和連續診療服務。大力推進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同城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醫聯體內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病理檢查等資料和信息共享,實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未來三年,有條件的三級醫院可以設立醫務社工部門,配備專職醫務社工,開通患者服務呼叫中心,統籌協調解決患者相關需求。同時大力推進志愿者服務,鼓勵醫務人員、醫學專業學生、有愛心的社會人士等,通過培訓后為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
根據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進一步改善貴州省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重點從10個方面創新醫療服務,充分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針對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合理安排檢驗檢查設備和人力資源,逐步縮短檢查等候時間和出具檢查報告時間。中醫醫療機構要持續探索建立符合中醫學術特點,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的中醫綜合治療、多專業聯合診療等模式,并根據中醫診療特點優化服務流程,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
以危急重癥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在各市(州)和縣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醫療機構內部實現各中心相關專業統籌協調,對危急重病執行首診負責制,實行急診患者按病情輕重分級分類處置,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創傷、急危重孕產婦、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兒科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先救治、后繳費,院內急會診到位時間≤10分鐘,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
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連續醫療服務。規范醫聯體建設,加強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重點加強醫聯體連續醫療服務各環節的醫療質量控制,推動基層醫療質量有效提升,保障醫療安全。鼓勵三級醫院通過建立醫聯體、醫療集團、托管等形式,與基層醫療機構形成縱向聯合體和責任共同體。建立完善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推動遠程病理診斷、遠程醫學影像、遠程監護、遠程會診等醫療服務。醫聯體內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完整記錄健康信息,形成患者有序流動、醫療資源按需調配、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分級診療格局。
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急慢分治。醫院在具備微創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條件下,根據自身發展優勢和特色,在部分科室選擇既往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明確單一、臨床路徑清晰、風險可控的中小型擇期手術。穩步開展日間手術,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提高床位周轉率,逐年增加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以“互聯網+”為手段,建設智慧醫院。醫療機構圍繞患者醫療服務需求,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擴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提供與其診療科目相一致的、適宜的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應用可穿戴設備為簽約服務患者和重點隨訪患者提供遠程監測和遠程指導,實現線上線下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以“一卡通”為目標,實現就診信息互聯互通?;趨^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加強居民健康卡、醫??ǖ葢?,實現地級市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患者使用統一的就診卡可以在任一醫療機構就診。

《進一步改善貴州省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圖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醫療專家在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教學。(貴州省衛計委供圖)
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醫聯體內實現優質護理服務下沉,通過培訓、指導、幫帶、遠程等方式,將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延伸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以簽約服務為依托,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實現二級以上醫院藥學服務全覆蓋,臨床藥師利用信息化手段,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加強醫聯體內各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對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的處方進行審核,實現藥學服務下沉。鼓勵中醫醫院為患者提供中藥個體化用藥加工等個性化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中藥飲片配送等服務。
以人文服務為媒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弘揚衛生計生崇高職業精神,醫療機構建立醫務人員和窗口服務人員的服務用語和服務行為規范。公開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和流程,積極引導患者依法維權,通過調解、訴訟等途徑妥善解決糾紛。大力推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建立以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為主體,醫療糾紛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與醫療責任風險分擔機制相銜接的醫療糾紛處理體系。
以后勤服務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醫療機構不斷改善設施環境,優化診室布局,設置醒目標識,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座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加強后勤服務管理,重點提升膳食質量和衛生間潔凈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