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成仲
謝雨蓉:智能物流骨干網實現資源高效整合
智能物流骨干網不僅是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一個開放平臺。我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主要不是基礎設施問題,而是能不能有效地進行物流的組織和運營。智能物流骨干網恰恰是打造這樣一個平臺,整合物流資源甚至生產資源、消費資源,使其規模化、高效化運行。
在這張網絡的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補足物流的短板:硬件跟軟件比,軟件是短板;生產端跟消費端比,生產端是短板;鄉村和城市比,鄉村是短板;國際和國內比,國際端是短板。
第二步,我們需要把握物流未來發展的趨勢,這不僅僅指技術發展,還需要關注未來的經濟格局、生產模式、消費形態以及國際化。現在最熱門的“新零售”一定是以物流和供應鏈新技術為支撐的,并反映經濟發展的變化,這是未來物流發展的趨勢。
物流高質量發展一定要建立符合未來趨勢的物流新模式,并且是和生產、消費模式協同的物流新模式,它們共同構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要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在全新的更高技術平臺上,去優化投入結構和方式。國家正在做的骨干物流信息平臺、正在構建的國家物流樞紐和菜鳥要做的智能物流骨干網,都與此密切相關,也都是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物流研究室主任)
焦錚:物流骨干網要實現“三流合一”
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走在世界前列。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要全力以赴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這是一個宏大的工程,令人振奮。
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是國家的基礎設施,應得到政策扶持。這是一個具有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特征的系統工程,需要統一規劃設計,還需要自動化分揀技術、自動化識別技術、衛星定位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支持。
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應盡快制定相關的標準體系。標準之間要無縫銜接,包括容器標準、封裝標準、信息對接標準、多式聯運標準、自動識別技術標準等。
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的關鍵在于“三流合一”。第一是物流標準,如海運、空運、郵政都有國際標準,需要把這套標準打通用于規范骨干網建設;第二是信息流標準,需要打通不同運輸方式間的信息鏈條;第三是資金流標準。▲
(作者為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
魏際剛:成物流強國,中國需要智能物流體系
未來30年,中國要成為世界領先的物流強國。當前,中國物流業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時期,可能是全球最有吸引力、最有魅力,而且最具創新性的發展階段。
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我國的戰略是要打造一個強大、智能、綠色的國家物流系統和連接世界的物流體系,并將這個物流體系嵌入到整個經濟社會和整個世界經貿中。
中國雖是全球物流資源最大的國家,但大部分資源是分散、分割的,需要推進資源與要素聯接聯合聯動、共利共贏共享、大規模社會協同,提供靈活、定制的物流服務。另外,中國過去是被動全球化,現在正處在一個主動全球化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張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支撐中國的全球化生產和全球化貿易,推動世界物流業發展。
菜鳥提出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對接了國家物流戰略,助力了物流強國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有兩個定位是準的,一是智能,二是骨干。智能物流骨干網是構建強大智能綠色國家物流系統與全球物流體系的組成部分,是物流現代化的先導力量,這一巨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加強資源整合能力。▲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