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師 劉欣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外補習也是日漸盛行。近年來,補習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課外補習教育的畸形發展危害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家庭資源的浪費并加劇社會不平等現象。為解決這些弊端,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需實施宏觀政策調控,抑制補習教育泛濫對社會的危害;另一方面,學生和家長要理性選擇補課,理解教育的真正意義,以促進教育的健康發展。本文以沈陽四所不同學校為研究對象,就補習教育興起的背景、概況及其影響試作分析,并做出有關結論。
關鍵詞:沈陽市;中學生;補課機構;學習成績
一.研究背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往今來,教育在我國的社會發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盡管國家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弊端仍未解決。《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已經長為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2016 年行業市場規模超過 8000 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 1.37億人次,輔導機構教師規模 700 萬至 850 萬人。[1] 盡管之前政府及相關部門已經出臺文件對補課泛濫現象進行規范,但各種補課機構仍然良莠不齊,家長和孩子對補習的看法也依舊盲目。有時學生和家長清楚地知道補習是無效的,學生甚至會增加心理負擔,消費家庭開支,但家長也必須選擇補習。最后,父母的補習決定陷入了“囚徒困境”。
二.補習概況
(一)補習原因
筆者于2018年7月對沈陽市四所不同層次高中的高一到高三學生進行分層抽樣調查,第20中學有效填寫人數為61人,第120中學為60人,第11中學為65人,第170中學為64人,有效樣本共計250份。其中,辦學層次從高到低依次為20中,120中,11中,170中。
補習原因中家長參與的因素不可或缺,好學校中更多,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素質較高的學生,他們的家長對其期望愈高。當然,促使學生補課的不僅僅是父母的期望,調查顯示:有70%的學生自愿通過補課提高成績,有37.39%的學生是隨大流補課,有32.6%的學生是受父母強制性安排,說明學生及家長都十分信任補課機構的補習效果。還有少部分10.87%是學校強制性要求補課。在高考政策下,學生受壓力驅動,還是會選擇課外補習。這就說明,不論是高考升學率較高的二十中學(有75.44%的同學是自愿補習),還是升學率較為中等的一百二十中學(有74.55%的同學是自愿補習)和十一中學(有62.96%的同學是自愿補習),甚至是升學率一般的一百七十中學(有67.19%的同學是自愿補習),學生們都會自覺選擇課外補習。
(二)補習方式
數據顯示,學生選擇補習機構的占71.3%,說明大多數同學更相信補習機構的教學模式,認為可以依賴補習機構所提供的學習方法來提高成績。有19.13%的學生選擇在線補課,網絡上對于高中的網絡課程發展還不是特別完善,但這種方式好處就是成本要更小些。有9.56%的學生聘請教師來家補課,家教這種補習方式可會比其他方式費用更高,所以只有少數學生選擇。
(三)補習科目
根據我們調查的數據顯示,學生選擇補習語文占比30.43%,補習數學占71.74%,學生選擇補習外語占比56.09%,學生選擇補習文綜或理綜占比59.57%。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難度較大,即使是高考升學率較高的二十中學也不例外(有71.93%的同學補習數學)。
三.課外補習對成績的影響
關于課后補習對主流學習的作用,有兩種不同的研究。第一種觀點是有利于學生的教育,表現為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變化和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另一種是帶來負而影響,學生由于接受過“超前”的學習,在學校聽正常的課就有一種“吃剩飯”的心理,認為教師講的全都懂,不再認真聽講,甚至違反課堂紀律,影響老師的施教。這其實就失去了學校傳授給學生知識的正規系統性。對學生而言,教師“喂”給學生知識,學生被動接受,他們的思維發散能力就會變得困難,這極大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久而久之,學生只會墨守成規,沒有了創新思維。最為關鍵的是,補習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并不如學生和家長的預期,選擇補課的人數很多,但認為很有效的其實根本不多,成績好的學校中更是少得可憐。如果不是越來越多的同學參加補習,很多人根本不會追隨補習這一行為。課外補習,一部分人并不是出于主觀意愿而是盲目跟從,盲目信服。反觀結果,補習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有好的效果,學生和家長為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可能造成富有家庭的孩子成績比普通甚至貧窮家庭的孩子更好,使二者產生矛盾,加劇社會的不平等。
四、結語
為解決補習機構泛濫不堪的問題,今年國家發布有關通知,重拳出擊整頓補課機構。與此同時,希望學生和家長也要理性選擇補課,不要被學習成績所支配。與高考成績相比,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重要地多,因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浩. 2016年中小學課外輔導“吸金”超八千億[EB OL]. http://edu.sina.com.cn/zxx/2016-12-28/doc-ifxyxury8973606.shtml,2016.12.28
課題項目:
本項目為校級重點,課題名稱:我國中學生課外補課輔導現狀分析-以沈陽市為例,課題號:201810166179。
作者簡介:
趙穎師,性別:女,出生日期:1997年6月,籍貫:遼寧省阜新市 ,現住址沈陽市于洪區,現就讀于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身份:共青團員
劉欣,性別:女,出生日期 1997年12月31日,遼寧大連人,現就讀于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市場營銷單學位學生,身份共青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