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琳
摘要:傳輸技術是現代社會重要的支持型技術之一,分為有線傳輸、無線傳輸等多種類型,其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有效保證了工作效果。基于此,文章以傳輸技術的類型及特點作為突破口進行簡述,再以此為基礎,重點論述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以及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以期通過分析明晰相關理論,為后續具體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傳輸技術;通信工程;長途干線;無線傳輸
傳輸技術指利用不同信道的傳輸能力構成一個完整的傳輸系統,使信息得以可靠傳輸的技術。時代發展使通信工程得到了全面推動,為求保證通信工作的效率,傳輸技術又得到了充分重視。得益于出色的傳輸技術,通信作業的信號可辨識率、傳輸距離、傳輸工作穩定性都得到了提高,分析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傳輸技術的類型及特點
1.1 光纖傳輸
光纖傳輸是常用的傳輸技術,利用發光二極管或激光二極管(光信號發送)、光介質(光信號傳播)和電光二極管(光信號接收)等設備來完成。在光纖傳輸的過程,應用到光載波調節法,起到調節和控制的作用。光纖傳輸在商業領域中的應用,最早是應用于電話當中,將其搭建在干線網絡當中,用于連接城市間的電話系統,為長距離通信提供支持。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光纖傳輸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更加廣泛,在網絡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光纖傳輸具有很高的傳輸效率,同時還能夠保障信息傳輸的質量,能夠避免電磁干擾。光纖傳輸設備的環境適應性強,不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干擾。在通信工程中,光纖傳輸是一種良好的信息傳輸方式,在廣播電視傳輸中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
1.2 無線移動通信技術
在無線移動通信中,天線及電磁波是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在信號發射與接收的過程中,完成線路傳輸切換。由于無線移動通信的信號覆蓋十分有限,發射功率較低,一般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接收信號。目前,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在通信工程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具有良好的靈活性,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無論是在便捷性、經濟性方面,還是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無線移動通信技術有著十分顯著的優勢。傳輸技術憑借其靈活性、多元化和一體化的特點,在通信工程當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傳輸技術的升級與進步,為通信工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
2 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
2.1 無線傳輸
無線傳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傳輸方式,該方式的出現可以追溯至20世紀,最初的傳呼機、短距離對講機均應用了無線傳輸技術。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無線傳輸技術開始得到了更多重視,在工作原理不變的情況下,無線傳輸的范圍、距離、適用性都有了顯著提高。無線傳輸主要借助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其可以與多項技術實現兼容,對不同地點、方向的進行信息傳輸,將其與存儲設備聯合應用,可以實現信息的記憶和保存,便于后續工作的開展。當前時代較為多見的無線傳輸如無線電,該方式可以發揮無線傳輸靈活性高的特點,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作為電磁波,無線電很容易受到其他類似波長信號的影響,出現失真,也可能在傳輸過程中被其他磁場影響,產生較大的噪音,設法提升抗干擾能力,是目前通信工程中無線傳輸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2 長途干線傳輸網
長途干線傳輸網一般為有線模式,在長途傳輸的環境下,無線電信號的強度會隨著距離增加而降低,其可靠性不如有線傳輸模式。早在18世紀,長途通信就開始逐步應用于現代社會部分行業,如電報機、早期電話等。該方式的基本特點是具備較好的抗干擾能力,但問題在于隨著建設范圍擴大、距離增加,成本也快速提升。互聯網時代,長途干線傳輸網的容量進一步增加,此外,該系統對信號的色度反觀、色散、偏振膜色散的要求較高,成本也因此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到20世紀末期,有線傳輸、長途干線傳輸網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進入21世紀后,波分復用和碼分多址技術的出現使長途干線傳輸網又煥發了新的生機,所謂波分復用,是指將固定波長的電波進行切割,應用不同信道進行傳輸,傳輸工作對信道的要求大大降低,可以滿足多條電波的同步傳輸,之后在接收端對信號進行整合,使其重新成為一個整體,依然能夠讀取。波分復用技術降低了長途干線傳輸網的成本,在未來通信工程中應用的空間重新打開。
2.3 本地骨干傳輸網
在此前的通信作業中,本地骨干傳輸網已經得到廣泛重視,2G,3G時代,通信作業傳輸量小,對傳輸速度的要求也較低,本地骨干傳輸網得到了廣泛建設和應用,少量光纖設備就能覆蓋較大面積,滿足傳輸需求。4G時代到來后,通信工程要求高速、大量傳輸,可以應用波分復用技術提升傳輸效率。該方式的核心是多路復用一根光纖載波的緊密光譜間距,使色散、衰減得到控制,接收端進行信號提純和放大即可完成通信,增加傳輸容量的同時減少了所需的光纖數目,未來潛力巨大。
3 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
3.1 多樣化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當中,其功能也變得越發的豐富和全面,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方面需求。面對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傳輸技術開始逐漸朝著功能多樣性的方向發展。傳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誕生了許多新的信息傳輸設備,其應用便捷、功能強大,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輸設備的功能。目前,智能手機是廣泛應用的信息傳輸設備,其功能從最初的通話、接發短信,增加了游戲、購物、點餐、繳費等功能,儼然一個多功能生活工具,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應用軟件。功能多樣性傳輸技術的發展現狀,并將會沿著這一方向繼續發展,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生活需求。
3.2 商業化
傳輸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伴隨著傳輸技術功能多樣化的發展,其在商業領域的應用空間進一步擴大。自動交換光網絡(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ASON)是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于21 世紀初提出的概念,主要設想了光傳輸網資源的按需分配。ASON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網絡的智能化、靈活性,成為功能強大的網絡管理和規劃工具,實現精確控制和高效管理,商業用途十分廣泛。目前,ASON傳輸技術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長途干線網絡中,在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同時,開始從經濟層面進行考慮分析,尋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在網絡商業化的發展趨勢下,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5G移動通信網絡服務的研發正在深入進行,多個國家已經啟動商用測試,正是因為看到了5G移動通信網絡服務的應用潛能。5G移動
數據通信效能較4G網絡有著進一步提高,并逐漸接近實線網絡。5G通信網絡的應用,對于提高物聯網設備的聯網能力、傳輸效率有著顯著的作用效果[2]。
北京市5G傳輸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始進行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究,研發5G傳輸關鍵技術,在5G架構當中,應用層為車聯云平臺,主要負責數據分析。服務提供和接口開放等功能。核心網由EPC(4G核心網絡)和V2X功能實體組成。傳輸網絡由路由器交換機和MEC組成。接入網由接入設備和終端設備(車/人)組成。5G傳輸技術的研發,加快了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為我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3 技術融合
安全、穩定是通信網絡傳輸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信號傳輸成本,同時滿足功能多樣化的需求,需要將多種傳輸技術融合在一起,拓展通信網絡的業務范疇。將ASON技術與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STP)有機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同時彌補其不足,在智能光網絡當中,ASON技術在骨干層和核心層的優勢顯著,功能全面且傳輸速率,顯著優于多業務傳送平臺。但是在匯聚層和接入層,ASON技術的功能相對薄弱,MSTP技術的應用與融合,則有效彌補了這一不足,建立功能更加完善、傳輸速率更高的智能化通信網絡[3]。
4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分析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了解了相關理論內容、常見的傳輸技術包括光纖傳輸、無線移動通信等,各自的適用范圍和特色均有不同。通信工程中常用無線傳輸、長途干線傳輸、本地骨干傳輸等方式進行通信作業,收效良好。著眼未來,傳輸技術可能進一步全面化、商業化,走上技術融合之路,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需求,也要求各地充分重視這一趨勢,合理引導、推動技術發展和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毅.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分析[J].信息通信,2017(8):198-199.
[2]聶榮盛.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分析[J].江西通信科技,2017(2):8-10.
[3]韓超.探究有線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方向[J].通訊世界,2017(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