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續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5-029-01
摘要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展歷史悠久,民族的傳統文化所呈現出的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積淀而成智慧隗寶。在傳統文化意識傳承中,傳統體育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也是對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途徑。現如今,我國很多高校都是極力開展傳統體育教育,一方面豐富了學生在校園生活,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積極進取、謙遜有禮、團隊合作等傳統文化思想,以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所以民族傳統體育教育文化對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繼承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本文就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對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 體育教育 傳統文化意識 影響
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中有著耀眼的光芒,根據民族獨有特色進行不斷的深入挖掘,最后彰顯了其無窮的魅力。我國的多數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育,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傳統體育文化的知識內容和時代背景所蘊育的情感,也能通過傳統體育教育讓學生進一步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使學生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多方面加深印象,這對于我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傳承和推廣有著極大作用。
一、民族體育教育中民俗體育對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影響
(一)借助民俗體育教育提高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的形式
在傳統體育文化的歷程中,民俗體育教育是經由廣大民族群眾興起的一種體育形式,最后被廣泛推廣,進而傳承留了下來。民俗體育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我國各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上也是反映熱烈,受到華人的青睞,所以民俗體育教育也是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說端午節進行的賽龍舟體育活動就是我國傳統體育的典型民俗體育文化,龍舟雖說與現時代的劃艇有著很大差距,既不省力又弄得人會腰酸背痛,但賽龍舟體育項目中所蘊育的傳統文化精神卻是現時代的劃艇不能相比的。賽龍舟活動是起源于我國古代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所以賽龍舟所表達的后人對偉大詩人屈原一種祭奠,其中透露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形與意,是我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形式。而且在賽龍舟體育活動項目中,可以使學生在體育的快樂中,更加深刻的牢記偉大詩人屈原以及他的一些故事典籍,從而提高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意識。除此之外,類似的傳統體育活動還有很多,例如:中國象棋也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文化,象征楚漢相爭的歷史典故;又比如說舞龍、舞獅等一些民俗體育活動,其中無不蘊育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最為簡單的包括踢毽子、打陀螺等體育也是代表著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這些體育活動可以使得學生深深的參與在民族支化學習中。
(二)利用民俗體育提高在校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
我國從古至今都是人口大國,民族又多,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又有著各自的特性,所以我國在傳統文化傳承上有著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豐富性和懷念意義。基于民間的傳統體育文化教育中,我國學校在體育教學中也是借鑒了民俗體育教育,給學生在課堂上講解民俗體育知識和實踐民俗體育教學等,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
二、少數民俗體育對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影響
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而在各民族的溝通交流過程中,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逐漸的交融匯合,因此形成了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體育文化項目。少數民族在人數上偏少,其傳統文化也是被越來越重視,這就促成了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誕生。在當今的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融合到學生們的學習中,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生活方面更加具有樂趣,同時也有利于不同民族學習對方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樣就更加強了我國56個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團結。因此,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也是各組之間關系的樞紐,學生通過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和諧關系。民俗體育與中華的傳統武術和養生體育一樣,都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不僅僅可以銜接民族之間的和諧關系和弘揚傳統文化,還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學生在學習不同民族的傳統體育時,可以找到許多樂趣,切身感受到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精神,從而起到促進民強國富的作用,所以,學校教師在學生體育教學方面,不僅僅需要通過傳統體育加強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應將少數民俗的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體育教學中去,從而僦導我國各民族之間傳統文化共享,做到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的首要任務。我國民族雖多,但缺一不可,融合傳統體育文化教育也是避免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泯滅在歷史的河流中,這些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歷經五千年的結晶,對學生日后的綜合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總結
綜合上述,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沉淀而成的智慧愧寶,而民族的傳統體育教育對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有著重要影響,是保證民強國富快速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國學校在學生的體育教育上面,應當多加重視,融合各個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有效的促進民族和諧繁榮,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力盡所能,進而培養出擁有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