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月姣


中圖分類號:G88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5-170-02
摘要 采用文獻計量學研究方法對國內16種體育核心期刊于2000年-2017年期間發表有關跆拳道的230篇科研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果。1.我國跆拳道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總量不多,呈階段性不規則發展趨勢。2.文章發表范圍數量分布很不均勻。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中國體育科技是跆拳道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是跆拳道研究成果發表的主要平臺和陣地。3.跆拳道的研究隊伍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并不穩定,高產作者群較薄弱,核心作者人數較少,并且年發表論文量有待提高。4.研究內容范圍較廣泛,以技戰術、現狀對策、生理生化、訓練學、心理學、對比研究等方面研究為主,規則、課程、文化、運動損傷、選材、儀器等方面為輔。
關鍵詞 跆拳道 體育類核心期刊 文獻
自1992年中國跆拳道協會籌備小組成立標志著我國跆拳道運動正式開始,跆拳道在我國發展的二十多年,不僅競技跆拳道水平不斷提高,在奧運會上奪得7金1銀2銅的好成績,大眾跆拳道也是如火如荼地開展,各省市跆拳道館如雨后春筍林立。
跆拳道運動在國內發展形勢較好,跆拳道運動的科學研究也在不斷地開展。本文通過整理2001-2017年體育類核心期刊有關跆拳道的相關研究論文,對文獻年發表量、文獻發表源、文獻作者、文獻研究主題進行統計和分析,旨在提取跆拳道研究的規律和特征,以及跆拳道科研存在的不足之處,為跆拳道的科學研究能夠更好地開展提供一定參考和借鑒。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通過中國知網(www.CNKI.net)檢索,以《體育科學》、《上海體育學院學報》《體育學刊》《中國體育科技》《體育與科學》《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西安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文化導刊》《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南京體育學院學報》《山東體育學院學報》《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6種體育核心期刊于2000年-2017年期間發表有關跆拳道的230篇科研論文為研究對象。根據文獻計量學的布拉德福定律和洛特卡定律,對收集的230篇相關論文的文獻年發表量、文獻發表源、文獻作者、文獻研究主題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跆拳道文獻年發表量
2001年-2017年于各體育核心期刊上發表有關跆拳道項目的科研論文共230篇,文獻總量不多。從圖1可以看出年文獻量呈現不規則發展趨勢,2009年文獻量達到頂峰,但是近兩年的文獻數量明顯下滑,2016年數量為歷史最少。跆拳道2000年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國內針對該項目的研究也正是從2000年開始起步,但是從文獻數量發展來看,這十幾年針對跆拳道項目的研究并不穩定,無法從文獻數量上解讀出跆拳道運動研究的相應規律。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來跆拳道運動的研究投入遠遠不夠,這就對從事跆拳道教學、訓練的教師、教練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家參與相關的研究,才能促進跆拳道的發展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二)跆拳道文獻發表源分析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文章的發表范圍較為廣泛,16種核心期刊都有發表跆拳道文章,但是數量分布很不均勻。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將16種體育類核心期刊大致分為3個區,第一個區域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中國體育科技兩個期刊發表約占總量25%的文獻;第二區域為西安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山東體育學院學報四個期刊,貢獻了總量35%的文獻;第三區域為剩下10種期刊,發表占總量40%左右的文獻。三個區域的期刊數量比與布拉德福定律1:n:n2大致吻合。可以推斷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中國體育科技是跆拳道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是跆拳道研究成果發表的主要平臺和陣地。
(三)跆拳道文獻作者分析
對230篇跆拳道相關論文進行統計分析,按第一作者統計,共有171名作者。發表論文數在1-11篇之間,其中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有139名,占總人數的81.2%,遠遠高出洛特卡定律中關于第一作者占作者總數的60.7%的數值,說明關于跆拳道的研究隊伍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并不穩定。
任何一個研究領域都有其高產作者群,高產作者群是推動該領域研究發展的中堅力量,可以將該學科發展推向新方向以及更高水平。高產作者群的作者就是該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在所有跆拳道研究的作者中,發文量最多的是首都體育學院的孫茂君,為11篇。根據普萊斯定律公式得出,發文高于三篇的作者為核心作者。從下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來,發表論文超過三篇的作者有32人,共發表論文98篇,占論文總數26.1%。與普萊斯定律的推論:發表3篇以上論文的科學家們所發表的論文總數等于全部論文總數的一半(50%)這個指標差距甚大,表明目前跆拳道領域高產作者群較薄弱,核心作者人數較少,并且年發表論文量有待提高。如能形成穩定的高產作者群,跆拳道研究的方向和目標才能更明確,才能促進我國跆拳道事業的蓬勃發展。
(四)跆拳道文獻主題分析
從上表種可以看出跆拳道文獻的研究內容范圍較廣泛,以技戰術、現狀對策、生理生化、訓練學、心理學、對比研究等方面研究為主,規則、課程、文化、運動損傷、選材、儀器等方面為輔。
1.技戰術
在跆拳道競賽過程中,運動員需要運用訓練中掌握的各項技能,結合賽中自己和對手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戰術,發揮自己的優勢戰勝對手。根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技戰術的研究有54篇,占論文總數的23.5%,是論文量最多的研究主題。技戰術這一主題中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單個進行技術分析,如后旋踢、旋風踢、下劈、前腿橫踢等;(2)具體戰術的研究和分析,如進攻反擊戰術、邊角戰術。(3)對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中優秀運動員技戰術運用情況的分析。(4)規則變化(主要是電子護具的使用)對技戰術應用的變化和影響。
技戰術的研究內容比較多樣化,但是主要研究對象還是籠統地針對國內優秀跆拳道運動員,并沒有進行單個級別的細致區分研究,另外對外國跆拳道運動員的研究太少。
2.現狀對策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37篇,占論文總數的16.1%。主要內容包括:競技跆拳道、大眾跆拳道、校園跆拳道發展的現狀調查和分析;跆拳道后備人才培養或發展;跆拳道推廣策略研究;這一部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為我國跆拳道的良性發展提供理論依據,但是研究的深度還有待提高,具體的對策研究應提高可操作性,這樣才能推動我國跆拳道運動更好發展。
3.生理生化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36篇,占論文總數的15.7%。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運動員肌力肌電研究、不同訓練方法對運動員相應生化指標的影響、身體成分研究等。
4.訓練學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21篇,占論文總數的9.1%。內容主要集中在跆拳道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和方式;運動員身體素質評價體系研究。
5.心理學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20篇,占論文總數的8.7%。研究方向有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運動員不同情境下的心理過程,包括直覺、思維、情感、意志等;跆拳道運動對練習者的心理行為能力的影響;賽前和賽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
6.對比研究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16篇,占論文總數的7%。研究將跆拳道和其他武技(散打、武術、空手道、柔道)從國際化推廣策略、傳播、技術及段位制標準化、內容和形式、政治環境、競技特征等方面進行比較。對比研究從不同層面分析跆拳道和其他武技的差異性,為跆拳道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7.規則研究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11篇,占論文總數的4.8%。隨著跆拳道競技水平的不斷上升,跆拳道規則也在不斷地調整和修改。規則的變化對跆拳道技戰術以及運動員的訓練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積極研究規則、適應規則,并利用規則,才能更好地開展跆拳道運動,獲得好的比賽成績。這部分內容主要集中于跆拳道規則的修改和變化對比賽或者對裁判員執裁產生的影響,并沒有深入分析研究跆拳道規則的變遷歷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8.課程研究
據統計,2001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跆拳道相關論文對跆拳道生理方面的研究有10篇,占論文總數的4.3%,主要集中各高校開展跆拳道課程的可行性分析以及課程設置的現狀調查,對跆拳道課程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材等相關內容并沒有細致地研究。
三、小結
(一)自2001年以后,我國跆拳道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總量不多,呈階段性不規則發展趨勢,跆拳道運動的研究投入不夠。
(二)文章發表范圍較為廣泛,16種核心期刊都有發表跆拳道文章,但是數量分布很不均勻。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中國體育科技是跆拳道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是跆拳道研究成果發表的主要平臺和陣地。
(三)跆拳道的研究隊伍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并不穩定,高產作者群較薄弱,核心作者人數較少,并且年發表論文量有待提高。需明確跆拳道研究的方向和目標,減少“單槍匹馬”研究現狀,加強合作,擴大研究范圍。
(四)研究內容范圍較廣泛,以技戰術、現狀對策、生理生化、訓練學、心理學、對比研究等方面研究為主,規則、課程、文化、運動損傷、選材、儀器等方面為輔。從數量上看研究主題主次清晰,研究呈不均衡狀態,需慢慢打破這種不均衡狀態,在選題上要有創新,研究較少的幾個主題應加以重視,使得跆拳道這項運動研究呈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