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謙慧??
摘 要:作為傳統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在高中階段的難度較以往有著明顯增加,基于這一實際情況,大部分高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障礙,且嚴重影響了高中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本文以高中數學學習障礙為研究對象,分析相關學習障礙產生的具體原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為我們高中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普遍提高指明方向。
關鍵詞:高中生;高中;數學;學習障礙
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中主要是指數學思維習慣的養成,借助對比、分析、整合、歸納等多種常見數學方法的應用,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然而,高中數學不僅難度較大,且涉及范圍較廣,在答題過程中不僅需要我們有著完善的基礎知識體系,且具備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從目前高中生數學答題效果來看,相關障礙的存在,嚴重限制了高中生數學分析的正確性,使其數學學習興趣明顯降低。因此,加強高中數學學習障礙的分析,將有助于我們在數學學習和解題能力方面的整體性提高。
一、 高中生數學學習障礙產生的原因分析
盡管,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已經實現了進一步成熟,但是,高中生對事物的認識依然還不客觀、全面,因此,高中數學學習障礙的出現,不僅包括自身原因,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一) 傳統數學學習方式的影響
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學習數學的方式主要依靠老師的言傳身教以及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然而,這種學習方式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程度較高,進而導致高中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進行機械式的記憶,卻忘記了數學知識點的應用。即便高中生采用課堂筆記的方式,卻也是單純地對課堂內容進行記錄,如不在課余時間對其記錄內容加以深入歸納、分析,這種課堂記錄的傳統學習方式反而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例如,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老師經常提醒我們對錯題進行記錄,能夠堅持記錄錯題的學生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對錯題進行反復分析的學生卻并沒有多少。
(二) 數學學習內容的增加
高中數學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難度上,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初中階段,并且,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需要將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因此,能夠用于數學學習的時間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只能對部分障礙進行選擇性突破,高中數學知識體系的完善也就無法實現。不僅如此,在數學學習內容增加的同時,老師的課后作業布置普遍缺乏針對性,以至于學生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課后作業,查缺補漏的時間也就相應減少。
(三) 高中生數學學習素養的降低
數學是一門傳統學科,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除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外,還需要在此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學習素養。由于自身心理發育還未成熟,未能正確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加之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枯燥、乏味等缺點,影響了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形成。種種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中生數學學習素養的降低,如果這一情況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相關數學學習障礙將永遠存在,且越發嚴重。
二、 突破高中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具體方法
結合對高中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分析,從當前高中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為突破高中生數學學習障礙,則需要通過完善基礎知識體系、樹立建模思想、打破定向思維和轉變學習方式四個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 完善基礎知識體系
與其他傳統學科一樣,數學的學習主要依靠兩點,其中之一就是完善的基礎知識體系。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高中生應加強對基礎定義、概念的理解性記憶,并在例題分析過程中進行鞏固。完善的基礎知識體系,配合靈活多變的解題技巧的使用,就能夠解答高中數學題目中的大多數題型。
(二) 樹立建模思想
數學是一門來自生活的學科,它的學習目的在于用數學的思維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因此,利用建模思想,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現實生活相關聯,能夠在實踐中提高我們對這一學科的認識。例如,數學排列組合問題,就與現實生活中的福利彩票相關,也使得我們高中生意識到了福利彩票中獎概率為何之低。
然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階段的數學建模僅限于部分基礎性的題目,因此,這一思想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建模解答數學問題時,需要對題目進行分析,以確定建模思想是否適用。
(三) 打破定向思維
以某一數學題目來說,其答案具有唯一性,但是,得出答案的過程卻并不唯一,這就是數學解題思路的多元化。通過分析我們高中生普遍存在的數學障礙時發現,解題思路過于單一,缺乏對基礎定義、概念的靈活應用,是影響解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打破長期形成的數學定向思維習慣,掌握靈活的解題方法,利用思維的發散性,突破個人在數學解題中的障礙。
定向思維的打破并不意味著對傳統解題方法的否定,利用基礎定義、概念進行解題,雖過程較為復雜,卻依然可以得出答案。并且,我們所使用的任何一種靈活的解題方法,都是依托基礎定義、概念的演變而得到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加強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的必要性。
(四) 轉變學習方式
學習是高中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科學的學習方式有助于高中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轉變以往被動的學習方式,將促進高中生良好學習習慣與素養的形成。例如,通過組建數學學習幫扶小組的形式,鼓勵數學成績較好的同學與數學成績偏弱的學生結對,以強帶弱,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再或者開通班級數學學習興趣群的方式,學生們可以在興趣群中分享學習心得,或者是對某一數學題目展開討論,從而激發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 總結
面對高考的壓力,高中每一門課程的學習對高中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面對數學學習中的諸多障礙,需要結合我們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尋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措施,提高自身數學水平。除加強數學基礎知識體系的完善以外,高中生還需要在建模思想的養成、發散思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努力,實現數學課堂學習效果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天異.分析高中數學學習障礙的突破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2).
[2] 劉金峰.論述如何突破高中數學學習障礙[J].企業導報,2016(2).
[3] 張珍.如何突破高中數學思維障礙[J].考試周刊,2014(32).
作者簡介:
劉謙慧,山東省濱州市,濱州市北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