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聞麟
公交車上兩個女人在聊天。“阿姐,聽說小區里那個從澄湖村拆遷過來的張老太,和她的隔壁鄰居王老頭有一腿。這些天他們倆經常一同乘鎮村小公交,到鄉下原來拆遷的地方,一待就是大半天。”
一聽到“澄湖村”,坐在最后一排正玩著手機的張林心里“咯噔”一下,立馬警覺起來,前排兩個阿姨講的,不就是自己的母親和鄰居王大爺嗎。
平日里,張林都是開車上下班。前天下班,駕著小車進小區時,為了躲避一輛逆行的電瓶車,一下碰到了路邊上的欄桿。把車開進了汽修廠,他只好乘公交車上班了。誰知才坐了一趟公交,就聽到這么一條消息。回想起這半年來的情形,張林還真感覺有點兒不對勁。
在鄉下時,那時父親還健在,住在村頭的王大爺跟父親稱兄道弟的,經常會捧著個茶杯來,兩人下下象棋喝喝小酒。這個時候,母親會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聊《山海經》,看他們喝酒下棋,這樣的場面張林看得多了,也習以為常了。
父親得病走后,母親與自己一起生活,王大爺時不時地會來看望母親,跟母親聊家常,有時一聊就是半天,母親還會留他在家吃飯。看到母親能慢慢地從父親離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張林對王大爺很是感激,特別是老房子拆遷后,兩家一起搬進了動遷小區,成了對門鄰居,關系更加親近了。
沒想到的是,半年前母親突然說腿腳不便,爬不了樓,鬧著要與張林分開住,想住在樓底下的車庫里。
張林為此還偷偷地問媳婦,是不是與母親有過節,媳婦拍著胸脯保證,絕對沒有虧待過婆婆。這一點張林也知道,平日里婆媳倆好得像母女,于是他和媳婦一起勸母親。沒想到母親死活不樂意,當天就把自己的衣物被褥搬到了車庫里。
住進車庫后,母親還跟往常一樣,和媳婦一起張羅著一日三餐,爬樓的次數不比以前少,也沒說過累,臉上還多了笑容,人也開朗了不少,這讓張林大惑不解,今個兒聽兩位阿姨這么一說后,才恍然大悟,原來其中有這么一出戲,母親硬要住車庫,不是爬不了樓,而是為了自己行動方便。
老年人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張林是理解的,但母親和王大爺要是有什么瓜葛,那是萬萬使不得的,人家王阿婆還健健康康的,這事要是傳出去,還不打破頭出人命啊。
張林心不在焉地上了一天班,滿腦子都是母親和王大爺的影子,好幾次忍不住,想給媳婦打電話,可又說不出口,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還是自己偷偷出面調解為好。
第二天,張林沒急著去上班,一直等到母親吃過早餐,與王大爺走下樓后,才遠遠地跟在后面。看他們出小區上了輛小公交,張林這才返回樓上,去敲王大爺家的門。
王阿婆來開門,張林進屋關上門,把昨天在車上聽到的話告訴了她,讓她勸勸王大爺和母親。本以為阿婆會大發雷霆,沒想到聽完張林的講述后,王阿婆大笑起來,把張林笑得有點兒莫名其妙。王阿婆對張林說:“怎么說你也算是個知識分子,怎么聽風就是雨啊?我家老頭子與你母親怎么會有這檔子事呢,要是有那就成大笑話了。”
“怎么不可能,剛才我親眼看到我媽與王大爺上了車。”“上車又能怎么樣?到了鄉下又能怎么樣?你呀想太多了!”阿婆淡定地說道。
“村莊整體拆遷后,鄉下早就沒了人影,他們倆在一起,你說能怎樣?”張林生氣地回道。
“這么多年了,我家老頭子是怎樣一個人,我自然知道!你母親是怎樣一個人,你難道不知道?我相信他們老兄妹倆,是不會做出什么出格事情的。好了好了,告訴你吧,他們是在完成一項重要事情,要是我身板兒硬朗點,我也會參加呢。”
張林疑惑地問:“什么重要事?我娘從沒說過。”
“這個……我不能說,說了他倆會怪我的,要不,你自己去問問看,看他們會不會告訴你。”知道也問不到什么了,張林只好走了。
幾天后,一家人吃罷晚飯,母親叫住張林,問他能不能聯系做廣告牌的,自己想在車庫前做塊可以搬進搬出的牌子。“做牌子干什么?想開棋牌室啊?”想到王大爺喜歡下棋,張林隨口問道。
“昨天你找王阿婆了吧?我還看到你的車跟在公交后面呢。你看你,連媽都不相信了。”
還真被母親說中了,車子修好后,張林特地駕車跟在那輛小公交后面回了趟鄉下。當他遠遠地看到母親和王大爺兩人下了車,一前一后進了村頭老房后,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看來傳言是真的。
不大一會兒,只見二人各自扛著鋤頭從里面走出來,一起在原來的宅基地上干起活兒來。張林沒看出什么異樣,也不敢去打擾她們,徑直開車走了。沒想到母親的眼睛還真好使,自己跟蹤的事也被她看到了。
“嗯。還不是關心你們嘛。”張林尷尬地說道。
“你的心思我還不知道,你是聽到流言后在懷疑我們。坐吧,我們娘兒倆聊聊。”看張林坐下后,母親一聲長嘆,“唉,實話告訴你吧。當年家里窮,我是被父母丟棄的,這個你是知道的。但有一點,我和你爸都沒告訴你,和你父親道兄道弟的王大爺,與我們是有血緣關系的,他可是我的親哥啊。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也是萬不得已才把我丟棄的,他們也舍不得,與其留在家里餓死,還不如被個好心人家撿去,好給我留一條生路。當年,是我哥,就是你王大爺抱著我,他不敢把我丟得太遠,怕萬一沒人撿,回來時抱不動,于是就丟到鄰村,直到看見有人把我抱回家,這才回去。在隨后的日子里,他在暗里經常幫助我,與你爸成婚也是他給牽的線。”
“是這樣啊,那為什么不早說。”
“林兒,要是能公開,我早就公開了。現在還不到時候,你外婆的身體一直不好,我們要是挑開這層紗,她會受不了的,還是保持這樣吧。”
聽母親這么一說,張林也想起,王大爺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外婆中風癱瘓在床多年了,還真經不起這種大喜大悲的刺激,他打心底佩服母親。
“是我想多了,對不起了!媽,只是有一點還沒弄明白,您為什么堅持要住進車庫呢?”張林不解道。
“車庫嘛,我們就想把它好好利用起來,做一個社區愛心點。”原來,母親早就看到,老房子拆遷后,土地還沒納入整體規劃,好多宅基地還處在荒廢的狀態中。一直惜地如金的她,自然舍不得,所以跟哥嫂倆一商量,乘著小公交,兄妹倆就扛起了鋤頭,在那些廢棄的宅基地上墾起荒來。
隨著墾荒面積的增加,看著整片整片綠油油的蔬菜茁壯成長,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這么多蔬菜放在田野會爛掉,拿出去賣錢也不合適,畢竟那是集體的土地,最后想到了樓下那個車庫。
車庫是不能開店的,不過動遷小區比較人性化,可以住老人,于是母親想到了可以先把蔬菜放到車庫,然后免費送給大家。
原來這里面還有這么一段故事。張林明白了母親的好意,在幫著做廣告牌前,特地去了趟社區居委會,把情況跟主任做了匯報,得到了認可后這才去做了塊小廣告牌。當張林把廣告牌放在車庫門口后,租住在小區的人們紛紛到車庫里,來取新鮮的蔬菜。坊間也慢慢地傳開,這個有愛心的張老太與她的鄰居王大爺原來是一對親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