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勇,胡 楝,陳 沖,李中杰
(高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先天性心臟病常見于小兒先天性畸形中,主要是由于胎兒期心臟及血管發育異常,從而導致心臟及血管畸形所引起[1]。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較高,我國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7‰~8‰,且隨著患兒年齡增長,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并發癥逐漸增多,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健康安全及生存質量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2]。故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多采取早期手術治療以改善預后。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幾種類型[3]。
傳統開胸手術治療由于手術創口大、恢復時間長,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感染等問題嚴重影響預后,影響患者手術效果和術后生活質量。因此,在傳統的基礎上施以微創手術的治療方法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隨著介入技術在醫療衛生事業中的發展,經胸微創封堵術已經成為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熱門新興治療方法之一[4]。本研究選取于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80例,探討經胸微創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療效和可行性。
1.1一般資料:受試對象選取為2014年6月~2017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齡1~37歲,平均(13.57±1.23)歲,體重11~116 kg,平均(32.13±3.58)kg。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納入標準: 在入院的診斷中符合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 可進行手術的患者; 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患者患有其他重大臟器疾病; 手術禁忌證。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正中開胸直視下完成心臟手術治療,試驗組采用經胸微創封堵術治療:受試對象進行全身麻醉,經胸部肋間或劍突下做2 cm小切口,在心臟正常跳動狀態下,常規放置食管內超聲監測,在特殊運送裝置輔助下,將封堵器放置于心臟缺損部位。隨后經食道超聲心動圖評估手術效果,包括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態,是否有殘余分流等。
1.3評價指標:記錄兩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數量等指標。

2.1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照組和試驗組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例數年齡(x±s,歲)性別(男/女,例)體質量指數(x±s,kg)試驗組4014.78±1.5423/1731.35±1.78對照組4013.12±2.1521/1932.11±2.15t/χ2值0.2331.3671.233P值0.6450.2420.665
2.2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的比較:試驗組的手術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術中出血量為(27.34±3.27)m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13±9.34)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比對照組患者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術后并發癥比較:試驗組發生心包積液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對照組術后發生心包積液1例,室上性心率失常3例,肺部感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x±s,min)術中出血量(x±s,ml)住院時間(x±s,d)發生并發癥[例(%)]試驗組4034±3.7527.34±3.276.14±1.231(2.50)對照組4093±10.43200.13±9.3414.78±2.765(12.50)t/χ2值20.1434.277.619.24P值0.0000.0000.0120.006
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但傳統開胸直視修補術切口大、出血量多、手術時間長、恢復期長、大創面引發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等是傳統開胸修補術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尋找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臨床醫務人員不斷努力的研究方向[5]。
隨著微創外科理念的普及和推廣,經胸微創封堵術受到更多關注,經胸微創封堵術在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發癥的發生率是評價治療方法安全性的重要參考指標。而心律失常、心包積液、感染等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術后并發癥,因此術后24 h內應對患者進行適當護理[6],當患者出現循環嚴重波動、心音改變、心電圖動態改變、嚴重血尿等,應高度警惕有惡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應給予嚴格制動及充分鎮靜[7]。本研究結果顯示,胸微創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封堵成功率為100%,且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復快且并發癥少,術中出血量為(27.34±3.27)ml,僅發生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0%,不僅滿足了患者對瘢痕美觀的需求,減少了患者的痛苦,也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負荷,具有良好前景[8]。且該方法對年齡及體重要求相對放寬,切口及疤痕小,術中不需切開胸骨而不會破壞胸廓結構的穩定性,不用阻斷主動脈及心臟停搏,心肌保護好,術后恢復迅速。
綜上所述,經胸微創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臨床效果顯著,具有手術切口小、操作簡單、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患者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性較傳統開胸手術高等優點,具有臨床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