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宇星,黃偉豪,鄧智峰,江俊毅
(臺山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廣東 江門 529200)
由于老年血管呈硬化趨勢,血管彈性能力下降,導致腦出血的可能性急劇增高,發病急且病死率高[1]。腦出血患者會因顱內高壓發生嘔吐,甚至出血形成血腫發生占位現象而產生意識障礙,壓迫神經導致運動障礙等,具有嚴重的并發癥[2]。而由于顱內大量出血導致腦血管血供不足產生缺血性腦損傷,影響大腦正常活動從而導致嚴重后果。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對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采用尼莫地平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患者7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齡45~73歲,平均(63.94±2.34)歲;合并冠心病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9例。觀察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47~70歲,平均(64.74±2.65)歲;合并冠心病者13例,合并糖尿病者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顱內高壓采用利尿劑等藥物降低顱內壓,血壓降低者給予補液等方法進行治療,抗感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尼莫地平(生產廠家:雅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14022821,生產規格:20 mg×50 s)藥物治療。用尼莫地平針微泵注入2 ml/h,3 d后改為口服尼莫地平2片/次,3次/d,1個月為1個療程。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神經功能損失評分(N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BI),觀察兩組臨床療效。
1.3療效判定標準[3]:將臨床療效分為三個等級:①顯效:患者臨床表現完全消失,精神及生活狀態正常;②有效:患者臨床表現明顯緩解,精神及生活狀態有所好轉;③無效:患者臨床表現、精神及生活狀態無明顯改變甚至變差。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有效率為91.89%,對照組有效率為70.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患者NHSS及BI比較:治療后,觀察組NHSS為(12.34±2.45)分、BI為(70.12±2.59)分,對照組NHSS為(19.94±2.83)分、BI為(50.72±3.3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對照組3710(27.03)16(43.24)11(29.73)26(70.27)觀察組3713(35.14)21(56.76)3(8.11)34(91.89)①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急性腦出血發作是導致老年患者癱瘓的常見疾病,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尼莫地平對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臨床效果。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1.89%,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0.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NHSS為(12.34±2.45)分、BI為(70.12±2.59)分,對照組患者NHSS為(19.94±2.83)分、BI為(50.72±3.3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尼莫地平對腦出血后腦缺血性疾病臨床療效較好,能良好地改善患者精神功能及提高生活能力[4]。
筆者認為,觀察組優勢之所以如此顯著,主要原因如下:尼莫地平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能夠舒張血管平滑肌,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以此增加顱內血管血容量,對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效果肯定。因此觀察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精神狀態、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好轉。對于中老年人腦出血疾病的防護應廣泛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及時防護[5]。
綜上所述,尼莫地平對于腦出血后腦缺血性疾病效果肯定,可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