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能森,練漢健,杜小安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紅十字會醫院,廣東 肇慶 526000)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生活方式及飲食方式的改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且年輕化[1]。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了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導致的一種疾病,與脂代謝紊亂有著密切的關系[2]。其臨床病理綜合征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有單純性脂肪肝及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對慢性肝病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同時在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中有參與,因此合并心腦血管的發生率要比較高。臨床在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時不僅要控制原發病的有關因素更要調脂及保肝,想要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調脂。此次研究的意義在于討論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血脂異常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聯合甘草酸二銨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項目納入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確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血脂異常的500例患者,采取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納入標準:①參加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我國2010年修訂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3];②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簽訂知情書;排除標準:①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②因肝腎疾病所引起的繼發性高脂血癥;③重要器官功能發生衰竭的患者。單一組有患者250例,男140例,女110例,年齡30~67歲,平均(48.50±6.24)歲,病程1.2~3.5年,平均(2.36±0.24)年;聯合組有患者250例,男142例,女108例,年齡30~69歲,平均(49.50±6.29)歲,病程1.2~3.8年,平均(2.50±0.28)年。采取統計學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對比結果顯示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單一組患者采取常規方法進行治療:措施有治療原發病,合理的控制患者的飲食及體重,同時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針對合并2型糖尿病、糖耐量損害、空腹血糖增高的患者來說給予胰島素增敏劑及給予雙胍類藥物,起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的效果,并給予硫普羅寧護肝治療,服用劑量為100~200 mg,3次/d。聯合組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聯合甘草酸二銨進行治療: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生產廠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669)及甘草酸二銨[生產廠家:世貿天階制藥(江蘇)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46],服用劑量分別為10 mg及150 mg,瑞舒伐他汀,1次/d,甘草酸二銨3次/d。
1.3評估指標:①判定標準[4]:顯效:在治療后經相關檢查發現肝臟聲像圖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脂肪肝B超征象徹底消失;進步:在治療后經相關檢查發現肝臟聲像圖有所好轉;無效:在治療后經相關檢查發現肝臟聲像圖無變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0%。②評估指標:a.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及治療3個療程兩組患者血脂水平的變化進行比較。b.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

2.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聯合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8.40%比單一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0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情況對比[例(%)]

分組例數顯效進步無效總有效單一組250113(45.20)117(58.20)20(8.00)230(92.00)聯合組250171(68.40)75(30.00)4(1.60)246(98.40)χ2值11.204P值<0.05
2.2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及治療3個療程兩組患者血脂水平變化對比:在治療前兩組患者血脂水平變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及治療3個療程聯合組患者血脂水平變化比單一組患者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出現輕微不良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單一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2.00%(80例),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20.00%(50例),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單一組患者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55,P<0.05)。


分組例數時間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單一組250治療前6.72±0.60①3.30±0.33①4.34±0.43①0.65±0.04①治療1個療程6.64±0.58②3.27±0.21②4.07±0.42②0.70±0.06②治療2個療程6.42±0.54③2.54±0.25③3.84±0.39③0.94±0.09③治療3個療程6.14±0.52④2.02±0.20④3.32±0.36④1.17±0.13④聯合組250治療前6.81±0.593.28±0.314.40±0.440.62±0.02治療1個療程5.98±0.422.37±0.223.56±0.370.92±0.08治療2個療程5.37±0.351.82±0.182.92±0.281.30±0.10治療3個療程4.13±0.411.47±0.052.38±0.231.89±0.19
注:與聯合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聯合組治療1個療程比較,②P<0.05;與聯合組治療2個療程比較,③P<0.05;與聯合組治療3個療程比較,④P<0.05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血脂異常患者瑞舒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聯合甘草酸二銨進行治療,在治療后發現聯合治療方法有效提高了治療的效果,改善了患者血脂水平。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發生輕微不良反應,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后其癥狀逐漸消失,對治療不產生影響。
甘草酸二銨主要是從甘草酸中分離及篩選出來的一種18α-甘草酸二銨鹽成分[5-6],對肝細胞起到了保護作用的同時也對肝功能起到了改善的效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瑞舒伐他汀屬于新型他汀類的藥物,對降低膽固醇及三酰甘油有著較好的效果,抑制了機體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進而減少了膽固醇的含量。在血脂異常及因血脂異常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他汀類藥物應用較為廣泛,主要是因為他汀類藥物降血脂的效果較好。他汀類藥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肝功能及腎功能,緩解了肌肉疼痛度[7-8]。與其他他汀類藥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調脂效果好等優質。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來說使用其他他汀類藥物進行調脂發生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幾率較大,嚴重時甚至要中斷治療,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更導致了疾病加重。經藥理學研究發現,瑞舒伐他汀的藥物作用較強,對HMG-CoA還原酶抑制的作用屬于可逆性反應,與底物HMG-CoA產生競爭,對共同底物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鹽不產生競爭[9-10]。
總而言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血脂異常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聯合甘草酸二銨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有效地將血脂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應用前景廣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