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軍,陳碧茹,詹惠敏
(1.陸豐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廣東 陸豐 516500;2.海豐縣彭湃紀念醫院手術室,廣東 海豐 516400)
隨著我國老年化社會加劇,加上老年病發病率增加,老年患者的手術率也隨之增加[1]。老年患者因其各器官系統功能不如年輕人,恢復差,所以要求手術麻醉要平穩,術后并發癥小,術畢患者清醒更快,疼痛感輕等[2]。利多卡因一般用于抗心律失常和局部麻醉,小劑量利多卡因可以抑制中樞,在術中持續小劑量靜脈注射利多卡因有助于麻醉效果[3]。為探究術中微量泵注小劑量利多卡因在老年患者行靜脈全身麻醉術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病例選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進行外科手術的老年患者60例。病例入選標準:①年齡≥60歲;②患者疾病符合手術適應證或患者強烈要求手術治療;③凝血功能正常;④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病例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②惡性腫瘤或惡病質;③對利多卡因過敏者。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論證同意。利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9.8±6.6)歲。合并癥:高血壓24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例,心律失常4例。試驗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68.5±7.6)歲。伴隨疾?。焊哐獕?3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3例,COPD 7例,心律失常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伴隨疾病種類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麻醉均采用靜脈全身麻醉。在麻醉前半小時肌內注射0.1 g苯巴比妥鈉,0.5 mg阿托品。試驗組麻醉誘導用藥:異丙酚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庫銨0.6 mg/kg,利多卡因(國藥準字:H11020558,生產廠家: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2 ml:40 mg)1 mg/kg。氣管插管后持續吸入2%異氟醚,根據時間追加芬太尼、阿曲庫銨,并使用微量泵持續靜脈滴注利多卡因,劑量為2 mg/(kg·h)。對照組除不應用利多卡因,其余與試驗組方法相同。對比兩組患者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包括麻醉前、誘導藥物注射后、插管后、手術中(每隔10 min記錄1次后取平均數)及術畢。記錄兩組患者的嗆咳發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手術后的拔管時間及清醒時間。

2.1兩組患者SBP、DBP、HR情況:試驗組患者在麻醉前和誘導后SBP、DBP、HR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插管后、手術中和手術后各項指標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拔管嗆咳發生率情況:試驗組有1例(3.3%)發生拔管時嗆咳,對照組有9例(30.0%)發生拔管時嗆咳,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P=0.02)。
2.3兩組患者拔管時間和術畢清醒時間情況:兩組患者在拔管時間和術畢清醒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試驗組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有5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心動過速,均為短暫發作,未做處理,自行恢復正常。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P=0.02)。


組別例數麻醉前 SBP(kPa) DBP(kPa) HR(HR/min) 誘導后 SBP(kPa) DBP(kPa) HR(HR/min) 對照組3018.2±2.311.3±1.680±1215.8±1.9①9.6±1.9①69±15①試驗組3018.3±2.611.5±1.879±1515.5±2.1①9.5±2.0①70±14①t值0.180.520.330.670.230.31P值0.860.600.740.500.820.76組別插管后 SBP(kPa) DBP(kPa) HR(HR/min) 手術中 SBP(kPa) DBP(kPa) HR(HR/min) 手術后 SBP(kPa) DBP(kPa) HR(HR/min) 對照組22.4±2.5①13.3±2.1①89±17①19.9±2.6①13.2±1.9①85±19①21.3±1.5①13.8±1.7①91+17①試驗組18.4±2.3①11.3±1.4①71+16①17.4±2.0①10.9±2.0①68±19①18.7±1.8①11.6±1.5①72+14①t值7.45.04.94.85.34.07.06.17.2P值<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注:與麻醉前比較,①P<0.05


組別例數拔管時間術畢清醒時間對照組308.5±3.316.2±8.4試驗組308.9±4.015.8±9.5t值0.420.17P值0.670.86
近年來隨著老年患者的增加,老年患者手術率也隨之升高。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年慢性病,加之患者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功能不如年輕人,代償較差,這就要求老年患者在手術中不僅需要確切的麻醉療效,更需要平穩的麻醉狀態,使患者受到的刺激小、應激小,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都處于穩定狀態,不出現較大的波動,力求降低術中出現意外的發生率,不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
利多卡因是臨床一種常見的局部麻醉藥和抗心律失常藥。低劑量的利多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抑制作用,且不具成癮性。利多卡因微量泵較常用于術后的鎮痛作用,但近年來國外有研究報道稱,神經外科手術中應用利多卡因微量泵注能夠穩定顱內壓,保護腦組織[4]。利多卡因藥理作用穩定,不會因濃度的微量變化而產生較大的差異。低濃度的利多卡因不僅鎮痛、鎮靜效果明顯,而且還不會刺激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具有藥物濃度過后藥效撤消快[5]、患者易清醒等特點,所以利多卡因很適合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功能退化的老年患者[6]。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試驗組患者在插管后、手術中、手術后的血壓和心律情況都優于對照組,證明了利多卡因對循環系統影響微弱。在拔管嗆咳率上試驗組也低于對照組,考慮是因為利多卡因抑制交感神經,提高了氣道對刺激做出反應的閾值。在拔管時間和術后清醒時間上比較,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加用利多卡因并不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且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也低于對照組,證明了利多卡因的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術中微量泵注小劑量利多卡因應用于老年患者靜吸復合全身麻醉,不僅有很好的麻醉效果,還能穩定循環系統,降低拔管嗆咳率,且不影響術后恢復,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