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宇
摘要:美術活動為幼兒創新、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要為孩子的創造營造輕松的情境、提供豐富的資源、關注幼兒個體差異、適時適度指導、多元評價,精心呵護幼兒的創新萌芽,讓幼兒大膽創造,展現心中的奇想。
關鍵詞:創造力;美術活動;幼兒
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可以通過繪畫、手工、泥塑等教育活動來實現。正如日本幼兒美術活動專家板光彥所說:“幼兒美術活動不在于教會幼兒畫成一張或制成一件工藝品,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畫家,而是把它當作開發智力、培養創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作為幼兒繪畫啟蒙者之一的教師來說,怎樣在幼兒手指點畫過程中既能給予正確的指導,又不遏制幼兒的創造性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地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地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多種情境,激發興趣。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幼兒在美術教育活動中主體作用,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與動力。教師可以帶領孩子感受自然界的千姿百態,讓他們聽風的歌聲,看雨的舞蹈,讓他們和小蟲為伴和小鳥為友……在欣賞、仔細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創造,這樣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激活,想象也就隨之迸發。只有幼兒將繪畫當成自己喜歡的游戲,畫出成人覺得不能稱之為“畫”的作品,才是孩子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內心世界的真誠流露。
關注個體,提高自信。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對幼兒的要求要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教師應通過美術教育活動,特別是幼兒在繪畫作品中常出現的色彩、圖式,及時關注每個幼兒的內心世界,了解幼兒的情感、性格和愛好,幫助我們了解幼兒的身心發育情況和性格特征,并通過進一步溝通了解幫助幼兒克服不足,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的創作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孩子的繪畫只是內心需要的一種表達,所以教師要細心呵護每個孩子的想象力,給予恰當的鼓勵。
二、豐富資源,自由創造
豐富的資源是美術活動中幼兒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是活動的載體。幼兒對資源的運用影響著他們的創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資源時,幼兒的感官和思想會被充分調動,從而進行成功的創造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繪制喜歡的作品,對幼兒來說,莫過于最大的快樂!
多維利用,豐富環境。幼兒教師應該充分使用活動室的各個三維空間,用適當的裝飾豐富每個墻面,營造幼兒學習美術的氣氛,可以建立展示板,通過展示幼兒的繪畫、手工作品來布置展板,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包括美化活動環境及豐富的美術活動材料。
大膽放手,自由創造。美術活動是一種思維創造的藝術活動。孩子們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才會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一般女孩繪畫時畫面比較干凈,線條描繪比較細膩,男孩則不拘小節,粗獷大氣,但創作意識強。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大膽放手,任其自由創造。給幼兒自由選擇表現形式的機會;給幼兒自由選擇美術材料的機會;給幼兒自由表現畫面主題內容的機會;給幼兒自由結伴的機會。
三、提供指導,多元評價
適時適度,提供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幼兒,針對不同的時機,進行適當的指導。可采用幼兒先實踐,教師后指導的對比性示范的方法。還可采取師生同時操作的“取長補短”式指導的方法,以及在幼兒創作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的指導等方法。每一種指導都要看具體情況和時機,教師適時的指導,能夠更好地迎合幼兒的需求。
明確目的,積極評價。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必須建立在尊重幼兒創作意圖和繪畫色彩心理的基礎上,只要是幼兒能夠解釋的作品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評價的目的在于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才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通過評價,還能幫助幼兒進一步學習同伴的長處,發現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王小英.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特點及其教育教學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2005(3).
[2]徐雪梅.美術活動——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4).
[3]常利芹.幼兒美術技能的學習≠扼殺幼兒創造力的發展[J].科技信息,2009(12).
[4]胡媛.如何通過手工制作培養幼兒的創造力[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3).
[5]侯秀芳.運用操作材料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