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君,商飛飛,豆海港
(1.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2.賀州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院,廣西 賀州 542899)
孜然,學名CuminumcyminumL.,又名孜然芹、枯茗、香旱芹等,是傘形科(Umbelliferae)孜然芹屬(CuminumL.)植物,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香辛料,其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1,2]。孜然籽中含有質量分數3%~5%的精油,成分主要有枯茗醛、桃金娘烯醛、α-萜品烯、β-蒎烯等[3]。孜然精油具有抑菌、殺蟲、降血糖及防癌抗癌等生物活性功能。國內對孜然精油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抑菌、殺蟲等方面,國外則對孜然精油的藥理作用做了比較系統的研究[4,5]。
超聲波提取法的原理是超聲波產生的機械作用,使液體內部產生強的沖擊波和微射流,局部出現高溫、高壓,產生多重次級效應,從而加快體系的傳質和傳熱速度,加速細胞內有效物質的釋放、擴散和溶解[6]。由于超聲波輔助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活性成分損失少等優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動植物等天然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7,8]。本文以孜然為原料,采用超聲波輔助溶劑提取法,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利用響應面中的Box-Behnken試驗優化,同時對孜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進行了初步研究,以期為孜然的開發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孜然籽:購于當地超市,置于(80±1)℃干燥箱中干燥6 h,經粉碎后過篩,備用。試劑DPPH:購于美國Sigma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
XFB-500小型粉碎機、XD-52CS-1旋轉蒸發儀、HH-6電熱恒溫水浴鍋、KGD-1000S超聲波發生器、FA2104電子分析天平、UV-754 型分光光度計。
采用無水乙醇為提取劑,分別考察粉碎粒徑(mm)、提取時間(h)、料液比(g/mL)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粉碎粒徑(X1)、提取時間(X2)、料液比(X3)3個因素為自變量,以孜然提取物得率為響應值,采用響應面Box-Behnken(BBD)中心組合設計,進行3因素3水平的優化試驗,響應面分析因素和水平見表1。
表1 因素與水平編碼表
2.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參考游玉明等[9]的方法,分別取100 μL不同質量濃度的孜然提取物及對照溶液加入0.08 mg/mL的DPPH甲醇溶液100 μL,搖勻后于室溫條件下避光靜置30 min,在517 nm波長處測定光密度值。以DPPH溶液和甲醇溶液為空白,按照式(1)計算樣品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
2.3.2 ·OH清除能力的測定[10,11]
取l mL不同濃度的孜然提取物溶液于比色管中,依次加入6 mmol/L FeSO4溶液l mL、6 mmol/L水楊酸乙醇溶液1 mL,加入8 mmol/L的H2O2反應,置于37 ℃水浴30 min后取出,在510 nm波長處測吸光度。以相同濃度維生素C為陽性對照,以蒸餾水做空白對照;重復試驗3次,取平均值。
(2)
式中:A1為樣品溶液+FeSO4溶液+水楊酸乙醇溶液+H2O2溶液的吸光度;A2為樣品溶液+FeSO4溶液+水楊酸乙醇溶液+無水乙醇溶液的吸光度;A3為蒸餾水+FeSO4溶液+水楊酸乙醇溶液+H2O2溶液的吸光度。
3.1.1 粉碎粒徑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設定提取時間為1 h、料液比為1∶15 (g/mL),分別在粉碎粒徑0.6,0.45,0.3,0.2 mm條件下進行提取試驗,以孜然提取物得率為指標,研究不同粉碎粒徑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粉碎粒徑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在相同的條件下,隨著粉碎粒徑的減少,孜然提取物得率先升高后緩慢減小,這可能是由于粒徑的降低,促進物質的溶出,提高了得率,但當物料粒徑達到一定大小時,再增加物料粒徑可能使其表面能增加[12],所以造成孜然提取物得率降低。當粉碎粒徑為0.3 mm時,孜然提取物得率達到最大值。
3.1.2 提取時間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設定粉碎粒徑為0.3 mm、料液比為1∶15 (g/mL),分別在提取時間0.5,1.0,1.5,2.0 h下進行提取試驗,以孜然提取物得率為指標,研究不同提取時間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提取時間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相同的條件下,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孜然提取物得率先升高后緩慢減低,當提取時間為1.5 h時,孜然提取物得率達到最大值。
3.1.3 料液比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設定粉碎粒徑為0.3 mm、提取時間為1 h,按照料液比為1∶5,1∶10,1∶15,1∶20 (g/mL)分別進行提取試驗,以孜然提取物得率為指標,研究料液比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料液比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相同的條件下,隨著料液比的增大,孜然提取物得率先緩慢升高后減低,當料液比為1∶15 (g/mL)時,孜然提取物得率達到最大值。
以孜然提取物得率為考核指標,對孜然超聲波輔助提取的工藝條件進行優化,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2。根據表2的有關數據,對孜然提取物得率進行統計分析,方差分析見表3。
表2 響應面試驗結果
續 表
表3 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相關系數R2為93.35%,回歸模型達到顯著水平(Pr=0.012252<0.05),說明回歸模型的擬合度較好。通過SAS中RSRGE優化,可得出模型的回歸方程為:
Y=4.513333-0.005X1-0.04875X2-0.08125X3-0.357917X12+0.26X1X2-0.075X1X3- 0.260417X22+0.1775X2X3-0.400417X32。
通過方程求解,可求出孜然提取物得率最優工藝組合:粉碎粒徑為0.3 mm,提取時間為1.04 h,料液比為1∶12 (g/mL)。
為進一步分析雙因素對模型的影響,將其中1個因素固定在零水平,研究另外2個因素對孜然提取物得率的影響,趨勢圖見圖4。
圖4 趨勢圖
圖4中a表示將X3固定在零水平,由圖4中a可以看出,響應值均隨著X1和X2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圖4中b表示將X2固定在零水平,由圖4中b可以看出,響應值隨著X1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由圖4中c可以看出,響應值隨著X2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隨著X3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由圖4分析可以得出,趨勢圖中有一穩定點且為最大值。
根據響應面法優化試驗確定的工藝,對孜然提取物得率做了3次試驗,進行驗證,結果見表4。
表4 驗證結果
由表4可知,驗證試驗結果與響應面優化試驗結果相符合,說明響應面法優化孜然提取物工藝是合理的。
3.3.1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DPPH是最古老的間接測定方法,廣泛應用于測定天然抗氧化劑的自由基清除能力[13],DPPH為穩定的自由基,溶于甲醇等極性溶劑中,DPPH自由基的清除是通過物質在反應中提供氫原子或電子來完成的。孜然提取物與BHT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試驗結果見圖5。
圖5 孜然提取物與BHT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圖5可知,隨著濃度的增加,DPPH的清除率呈逐漸增大的變化趨勢,孜然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值都低于BHT,這種差異是由還原性物質的還原能力和濃度造成的,這些結構上的不同造成了抗氧化能力或其他生物活性的復雜變化。近來,研究表明孜然提取物[14]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3.3.2 ·OH清除作用
孜然提取物與BHT對·OH清除能力試驗結果見圖6。
圖6 孜然提取物與BHT對·OH清除能力
由圖6可知,隨著樣品濃度增加,其對·OH的清除率也逐漸升高,當濃度達10 mg/mL時,孜然提取物對·OH的清除率最高,達75.6%。
利用孜然超聲波輔助提取工藝的優化研究表明,孜然提取物的最佳工藝條件為:粉碎粒徑0.3 mm,提取時間1.04 h,料液比1∶12 (g/mL),此時,孜然提取物的得率為4.51%。
孜然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及·OH抗氧化試驗表明,孜然提取物在濃度2~10 mg/mL范圍內,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OH清除率隨著提取物濃度的增加呈現逐漸增大的變化趨勢,濃度達10 mg/mL時,孜然提取物對·OH清除率為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