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雯 杜正芹
(1陜西省洛南縣核桃研究所 陜西 洛南 726100;2陜西省山陽縣長防辦 陜西 山陽 726400)
核桃橫溝象,又名核桃根象甲、核桃根頸象,屬鞘翅目象甲科,是核桃根部主要害蟲之一。該蟲在陜西洛南縣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向陽處的雜草或表土內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5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產卵期,11月開始越冬。為防治此蟲為害,筆者進行了核桃橫溝象對核桃的危害及防治試驗,現總結如后。
1.1 田間鑒別要點。為害時根頸皮層不開裂,無蟲糞及樹液流出,幼蟲只為害根頸部皮層,不為害木質部,根頸部有約大豆粒粗的成蟲羽化孔。幼蟲白色,無足,稍彎曲。
1.2 主要危害狀。以幼蟲在核桃根部及根頸部皮層中串食,破壞樹體輸導組織,阻礙了水分和養分的正常運輸,致使樹勢衰弱,輕者減產,重者全株死亡,是核桃樹的一大害蟲。
2.1 試驗園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洛南縣石門鎮和山陽縣色河鎮核桃園,試驗園面積1 hm2,樹齡25年,樹高3.9~4.7 m,株行距4 m×5 m,樹木生長中等,郁閉度為0.8。試驗區域為秦嶺南麓“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區,屬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為山地季風氣候,適于核桃生長。園內發生核桃橫溝象為害,危害較嚴重。
2.2 供試藥劑。2億孢子/ml菌液蘇云金桿菌(安陽市安林生物生化有限責任公司)、2%敵敵畏煙劑(黑龍江省平山林業制藥廠)。
2.3 試驗方法
2.3.1 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防治試驗。根據成蟲在根頸部產卵的習性,5~6月成蟲產卵前,將根頸部的土刨開,用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防止成蟲產卵。試驗設置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與未封刷(CK)2個處理組,以單株為小區,重復3次,封刷后調查防治效果。
2.3.2 生物防治試驗。在越冬成蟲出現到幼蟲孵化階段,用2億孢子/ml蘇云金桿菌液噴灑防治成蟲,阻止幼蟲孵化。每7 d噴1次,連噴2次,噴時周到、全面、細致,以單株為小區,重復3次,噴后調查防治效果。
2.3.3 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試驗。成蟲發生期,在郁閉度0.7以上核桃園,無風或微風條件下,施放2%敵敵畏煙劑0.5~1 kg/667 m2,以未施煙劑為對照,對照區與試驗施放區應相距5 km以上,以單株為小區,重復3次,施放后調查防治效果。
3.1 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5~6月成蟲產卵前,用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阻止成蟲產卵,其成蟲產卵減退率為87.6%,防治效果較好。

表1 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防治效果
3.2 生物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越冬成蟲出現到幼蟲卵化階段,噴灑2億孢子/ml蘇云金桿菌液防治成蟲,阻止幼蟲孵化。其成蟲死亡率為87.9%,防治效果明顯。

表2 生物防治效果
3.3 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效果。從表3可以看出,成蟲發生期在郁閉度0.7以上核桃園內,施放0.5~1 kg/667 m2的2%敵敵畏煙劑后,其成蟲死亡率為92.3%,防治效果明顯,在水源缺少的山地是一種理想的防治措施。

表3 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5~6月成蟲產卵前,用燒熔的瀝青封刷根頸部,其成蟲產卵減退率為87.6%,防治效果較好。用蘇云金桿菌液2億孢子/ml噴灑防治成蟲,其成蟲死亡率為87.9%,防治效果較好。成蟲發生期,核桃園施放2%敵敵畏煙劑0.5~1 kg/667m2,其成蟲死亡率為92.3%,防治效果明顯,在水源缺少的山地是一種理想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