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濤
(宜興 214221)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生活懷有敬畏和美好的期盼。從《詩經》到《山海經》的神話故事,無一不潛藏著中國人的價值觀、生活觀,以及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以祥龍為例,龍原來只是存在于人大腦中虛無的、能夠呼風喚雨的神物。但是龍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僅誕生了龍的形象,還產生藏龍臥虎、活龍活虎、龍行天下等具有力量的成語[1]。紫砂壺的從業者還將龍的形象融入壺器的設計中,使壺藝作品有了獨特的形象美、高度的審美價值,以及深刻的寓意?,F以紫砂 “太平鼓壺”為例(見圖 1),談談作品的造型、藝術想象力及其寓意。

圖1 太平鼓壺
紫砂“太平鼓壺”的造型質樸古雅、泥色老練。壺器圓如鼓,光滑如肌膚的觸感,使人聯想到順坦、無阻礙的太平盛世。橫看,從壺嘴到壺柄一氣貫通,變幻莫測;豎看,壺鈕水波微揚。壺嘴在壺肩處自然伸出,微有上揚,加上別致的造型,乍一看宛如龍首。壺柄高度平于壺嘴,提攜的重心略向上,好似鳳。壺肩和壺底均采用雙層疊加的造型設計,整器的輕盈之中增添了一絲穩重。
龍鳳呈祥的概念在紫砂“太平鼓壺”的設計里有充分的體現,此壺是具有民俗文化的典型之作,壺流為龍嘴,壺把為龍頭,象征著吉祥與力量,作品豐肩弧腹、制作精美,造型高貴典雅,很有吉祥富貴的東方神韻,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文化價值。紫砂“太平鼓壺”整器柔美豐腴、從容典雅之美令人賞心悅目。
紫砂“太平鼓壺”以祥龍為創作題材,龍是中國人精神的化身,寓意深刻。首先,中國人素來以“望子成龍”表示對后代出人頭地的期望,這種期盼可以說是中華兒女前仆后繼奮斗的盼頭,也激勵了中國人堅持不懈地為中華之崛起而前進。尤其是在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這得益于黨的領導,正是這樣才有了今天的太平,為有志之士創造了和平的生活環境。其次,和平的年代是歷代中國人奮斗的結果,尤其是近代以后,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革命的偉大精神卻永遠閃耀著光輝,值得我們歌頌與紀念,紫砂“太平鼓壺”也是可以看成是紀念先輩們的實物。再次,紫砂“太平鼓壺”就像是警鐘告誡我們,太平盛世的生活環境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懂得珍惜,不要輕易掀起戰爭,和平與發展才是世界的主題,任何年代的發展都是以和平為基礎的,那些試圖挑起戰爭的不法分子才是阻礙國家、民族發展的絆腳石,我們只有堅決抵制,才能使中華兒女繼續享有和平年代帶來的安康、幸福與快樂。
紫砂壺的造型,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美學規律,非常講究其點、線、面的美感,紫砂“太平鼓壺”也不例外。紫砂“太平鼓壺”講究壺體整體的設計完美、新穎,制作人員以人為本,加以人性設計。壺體講究氣度,講究合理的壺流、壺把、壺鈕的功能搭配協調。對于愛壺者而言,首先要分清壺器的制作工藝,觀察壺體的造型是否優美,有無獨特的個性[2]。這款紫砂“太平鼓壺”以祥龍與太平鼓作為創作題材,含義深刻。從造型上看,也是一款兼具審美與技藝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