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鋒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壺的藝術價值,除了自身泥料的特殊性以外,還在于每個紫砂藝人傾盡精力、刻苦研究紫砂技巧,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使每一把紫砂壺都外表光鮮、內涵豐富。紫砂壺是有語言的,泡上一壺茶,或靜賞獨品,或對眾共品,沒有喧囂,品茶談人生。近年來,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紫砂壺以其獨特的魅力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款“豐衣足食壺”(見圖1)是一款花器紫砂壺,在扁圓壺型的基礎上加入了樹葉、動物、肌理等設計元素,無論是從觸覺上還是視覺上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圖1 豐衣足食壺
“豐衣足食壺”是一款花器,在光素器的基礎上加入自然特色,壺體用肌理藝術表現,刻畫生動,讓人眼前一亮。此壺壺蓋為嵌蓋,與壺身嚴絲吻合、渾然天成、融為一體;壺鈕為雕塑的一只松鼠爬在樹枝上,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愉快地覓食,大快朵頤,姿態可掬,惟妙惟肖,非常生動;壺嘴采用難度比較大的三彎流壺嘴,做工精細富有張力;壺把采用上細下粗的經典造型,穩重又不失靈動,用樹枝造型,點睛之筆為一片綠葉,端莊穩健、樸實無華;壺身采用樹瘤造型,富有層次,紋理清晰,好似歲月對樹樁的洗禮。再從整體來看,此壺運用的工藝非常復雜,樹葉貼合得恰到好處,自然流暢、美觀生動、舒適愜意。壺器用獨特的紫砂泥制作而成,造型豐富多樣,各種特有的裝飾方法貫穿于壺身、壺把、壺鈕,令人嘆為觀止。此壺中一部分模仿了大自然,渾然天成;另一部分運用抽象的藝術,匠心獨運,壺心豐滿寓意大豐收。
“豐衣足食壺”從泥料來講,采用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段泥,段泥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古樸,老段泥是一種本山綠泥和紫泥的共生泥料,是經過長時間陳腐的熟泥,制作周期比較長,所以質地醇厚,泥料中所含顆粒比較大,結構疏松,制成后器身呈現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運用這種泥料去制作這款壺,也充分地體現了作者對豐衣足食這四個字的理解,五谷雜糧是大自然最淳樸的東西,也是每個人離不開的食物,用這樣一款泥料十分符合創意主題。再從造型上講,深圓的壺身與壺鈕、壺把、壺嘴相互輝映,壺蓋上的松鼠覓食,一幅美好的豐收景象,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作者在生活中的觀察、積累。
制作一款花器,皆不能憑空臆想,而要深入自然、深入生活,從生活中去找尋創作的靈感,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會創造出好的藝術品,再去賦予藝術品生命力,使壺不僅從形體上寓意美好,也反應出作者本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制壺藝人,應該不斷提高自己,不僅要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也要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用創新的眼光去對待創作,使紫砂壺永保生機、活力。
人生如壺,壺如人生。每一把紫砂壺都是有生命的,每一把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或古樸、或生動、或時尚、或清秀、或淡雅,高矮胖瘦皆為貴,濃妝淡抹總相宜。一件藝術品的產生需要經過多個過程,此把“豐衣足食壺”造型獨特,賞心悅目,從泥料顏色看古樸厚重,古色古香中可見茶壺的質感。從造型來看,比例準確掌握,多一份嫌多,少一份嫌少,這都與作者長期的紫砂壺創作分不開,更與作者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心態分不開。在紫砂壺的藝術創作道路上,只有對生活仔細觀察、熱愛生活,才能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好的紫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