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新
(宜興 214221)
宜興陶藝人的制壺技藝全面、精湛,又極具開創性,所制自然型茗壺及仿古器皿造型多樣、妙精古趣,代表了一個歷史時代的藝術成就高峰。在對壺器作品的反復觀摩和研制中,藝人們的天賦得到了充分發掘,技藝功底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大大提升了壺器的審美價值,聞名遐邇,在茶具界贏得了至尊無上的美譽[1]。追溯其歷史,紫砂傳世第一壺“供春壺”的出現,標志著紫砂器與中華傳統文化接軌,并與大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獨特的紫砂花器系列。歷代制壺大家均有花器出品,它有著清晰的承接脈絡,貼近民族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藝術手法[2]。其中,以自然為題材的紫砂壺贏得了世人的喜愛。研究紫砂自然器,對認識紫砂的內在魅力和發展成長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款紫砂“高燈壺”(見圖1)素顏無華,僅以造型表現了壺器的自然清新美。

圖1 高燈壺
紫砂“高燈壺”造型美觀、端莊秀雅,此壺特有的工藝美感讓人回味無窮,精選原礦泥料制成,泥質細膩,線條簡練大方,圈足、環把、三彎流、高燈形壺身、球形蓋鈕,蓋面凸起并壓于壺口,口出唇邊外翻,器型飽滿,工藝精巧。紫砂“高燈壺”是一款傳統的光貨壺型,渾身無任何裝飾,立顯紫砂的古樸優雅,線條流暢舒展,每一步都是精工細作,高挑的壺身更能突顯作品的立體效果,恰到好處的藝術美感也令人耳目一新。藝術是發現、提煉、厚積薄發,技術是千錘百煉、功到自成。紫砂壺藝是文化和技藝共同積累的結果,與其它所有藝術一樣,技術是藝術的基礎,而藝術是能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這款紫砂“高燈壺”正是以其造型與氣質,獲得了較高的欣賞價值。
紫砂壺不用任何修飾就能看出它的自然美,這才算是最高境界。這把紫砂“高燈壺”初見平實無華,細細把玩后方覺蘊涵深遠。紫砂“高燈壺”清水素顏、樸實無華、包漿瑩潤、造型端莊,點、線、造型之間愈發清麗。首先在材質上,紫砂“高燈壺”外表古樸無華,在日久使用后,會自然變得光澤溫潤,也就是俗稱的養壺包漿。因此,擁有一款紫砂光貨,養壺也是玩壺的一種樂趣所在。其次,紫砂光貨素器的造型在沒有達到藝術化程度之前是原始的、一般的、日用的普通陶瓷品種之一,談不上個性,也談不上裸胎藝術美。只有在達到藝術化程度之后,才以其絕佳的實用功能、簡練的幾何形體造型、高度的藝術價值成為人們賞玩、收藏的藝術珍品,才談得上藝術美,這樣的美是紫砂光貨素器的最高準則。就像這款紫砂“高燈壺”,制壺藝人用自己獨有的語言,采用反映紫砂真實面貌的質樸材質,從簡潔的形式來表達思想、表達美感、表達創作個性和見地。紫砂“高燈壺”外表光滑可鑒,沒有其它裝飾,卻以簡潔明快的線條以及樸素的自然形態造就了獨特的造型語言。壺器不但實用,還具有高雅脫俗的藝術魅力和獨特的文化風格,這是當代紫砂收藏的重心,也是這款紫砂“高燈壺”的精神價值所在。
紫砂“高燈壺”的美,可以說既簡約又清新,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一樣賞心悅目。實際上,每個紫砂藝人在制作壺器時,除了考慮壺器的造型美感,還會思考寓以壺器什么樣的靈魂思想,而紫砂“高燈壺”正好做到了這一點。欣賞此壺,能使人精神產生愉悅,不但是因為壺器的顏色清新怡人,更在于壺器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