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 秦基 任宗儀
摘 要 高校尤其是貴州省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學校總的學生比例一半有余,在國家、政府、學校各級的獎助政策下,不少假“貧困”的學生也想借此“東風”騙享政策;有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畢業后拖還助學貸款等等。這些都反映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出現了問題,本文通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缺失現象的分析,利用大數據的背景進一步探索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的路徑。
關鍵詞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誠信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77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ng Education in
Economic Difficult Situation in Colleges
QIN Yue[1], QIN Ji[2], REN Zongyi[3]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s,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18;
[2]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18;
[3]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18)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especially universities in the province, have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ents' total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the school. Under the policy of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school, many false "poor" students also want to take this "Dongfeng" to deceive the policy; some familie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ave dragged on the student loans after graduation. These all reflect the problems of the honesty and credit of some familie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ack of hones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students with family economic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background of large data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ath of hones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students with family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onesty edu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
1.1假貧困的“真貧困”、真貧困的“假貧困”
從2015年國家提出“精準資助”政策以來,確實惠及了不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得了“精準資助”的同學除了免學費、還有1000元的補助、另外還要得當年3000元的國家助學金。學校在開展精準資助認定工作中會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摸底調查,但是根據文件必須要有當地縣級民政部門開具的精準扶貧登記卡即“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才能認定。然而卻會出現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現象就是:一個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自己卻頑強讀書的同學沒有獲得“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一個父母健在又有穩定工作的同學享有“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這種認定程序上出現的紕漏就會成就獲取利益的手段,滋長了不誠信作為。
1.2 助學金不“助學”
學生入校讀書是要交學費的,但是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是先讓學生入學,然后再通過生源地貸款、或者獲取國家獎助學金來繳納學費。無論是哪種途徑都可以解決學生的學費問題。但是有的同學在獲取生源地貸款或獎助學金后沒有繳納學費、而是瞞著父母、老師用于非“助學”方式上,買奢侈品、穿名牌、攀比之風盛行。
1.3 助學貸款逾期不還
助學貸款、助學金、精準資助都是為了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然而近幾年令政府、學校頭痛的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畢業后不按時還助學貸款、或者是不還。據調查顯示,有的同學確實因為剛參加工作,又加上家庭經濟狀況確實一直不好,導致的逾期;但是有的同學參加工作后,年薪達到20萬,居然也沒還助學貸款,原因是助學貸款時沒有抵押和擔保、完全屬于信用貸款。
1.4 網絡刷單、縱容不法商販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網絡交易平臺也絡繹滋生了很多,一種新型的職業也孕育而生,即“刷單員”。“刷單”是在滋長不法分子欺騙消費者、助長不誠信行為,擾亂網上店鋪的經營秩序,危害大數據時代物聯網的發展。
2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2.1學生誠信意識有待提高
大數據時代的顯著特征就是信息數量大、信息來源廣泛、信息內容豐富,在大量的信息洶涌而來時,關注什么、不關注什么是可以選擇的,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而部分學生關注如何日賺千元、怎樣佯裝貧困,歸其原因是意識不強,缺乏誠信意識。如有的同學對國家助學金的理解是“白來的”、“此時不爭,更待何時”,從而導致謊報家庭經濟狀況,在手拿LV手提包的同時去爭國家助學金。
2.2誠信教育內容有待豐富
部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畢業后拖還助學貸款或者有的同學直接不還,這種現象給高校的資助工作帶來很大困擾,這就需要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誠信教育,但是僅僅加強誠信教育還不算完整;因為部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得了國家助學金之后,覺得自己得少了,自己的家庭狀況不好,除了國家助學金之外,還應該得其他的助學金,針對這樣的情況,就要及時開展感恩教育;有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每年都盯著國家助學金,老師介紹家教、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他也不去,像這種對國家助學金產生依賴性的同學還應及時加強自立自強的教育。在各個高校,誠信教育沒有像學科教育一樣開設專門的課程,沒有專任教師,部分高校通過大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者學生工作部發布開展誠信教育主題班會的通知,各個學院各個班級召開主題班會、拍個照片、寫個新聞,多是流于形式,對于誠信教育的內容從未展開過。
2.3誠信教育方法有待創新
對于誠信教育的方法不應該僅局限在召開班會、傳統的灌輸方式,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與途徑應給誠信教育的方法、途徑帶來一定的啟發,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誠信教育內容不應是簡單的教師傳達,學生聽,這樣枯燥乏味的教育形式十分不利于學生對于誠信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抵觸的情緒。
2.4誠信教育心理輔導欠佳
根據問卷調查和座談會反饋,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多是因為家里不能支持學生在校的任何費用,家庭人口多、父母一方沒有勞動能力,或者單親等等,在這種家庭環境成長的同學大多心理比較自卑,從而導致封閉自己,對身邊的事和人比較冷漠,有的同學甚至痛恨比自己有錢的人,或者對這個社會不滿等。對于這些同學,僅僅通過班會形式進行誠信教育、感恩教育、自立自強教育的效果甚微,還要加強對其進行心理輔導。
3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的路徑
3.1 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誠信意識
對于學生的教育應該發揮家庭、社會、學校三方的合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不管父母是高學歷、高素養還是無學歷的普通勞眾,都應該在孩子面前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社會的各級政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也要在各種程序面前依法辦事,對于惡意不還助學貸款的同學,銀行系統可以對其進行黑戶處理,影響其之后在銀行辦理的所有貸款業務。學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一定在課堂上、班會中都要加強誠信教育、突出誠信教育的重要性、以身示范。讓學生牢固誠信意識。
3.2豐富誠信教育內容
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窮志不窮”的精神是需要我們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鼓勵的,但是對于賺錢的方式方法仍需要客觀的考證。對于科學、正確、不違規不違法的賺錢之道可以表揚,但是對于不誠信、違規違法的方式一定要及時制止。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只單單注重誠信的教育,也要將愛國主義教育、法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勵志教育、感恩等都融入其中。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自立自強、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給自己、父母一個穩定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于學校、社會、政府的幫助,應該心存感恩,感恩社會、感恩母校、感謝恩師。
3.3創新誠信教育方法
利用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創新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填鴨模式,利用新媒體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在輕松活躍的方式上增強師生間的信任度,傳遞誠信教育內容,使學生樂于接受、主動接受。如學生對于信息的來源更傾向微博、微信公眾號、QQ等網絡媒介,老師們就可以利用這些網絡媒介宣傳誠信教育內容,營造誠信教育氛圍,也可借助講座、誠信征文、優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業的案例等豐富誠信教育。對于敏感、自卑、焦慮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老師更應該通過微信、QQ這些線上媒介聯合線下座談以潤物細無聲的深度輔導讓學生走出心里陰霾,從物質脫貧走向精神脫貧。
3.4培養誠信教師隊伍
首先,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以高校專職輔導院為主,從事學生工作相關的老師為輔,形成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工作隊伍。其次,兼顧老師們的專業、特長、性別和年齡結構,不同專業、不同特長的老師任務不同,分工明確,比如輔導員老師碩士研究生階段是學心理學的,那就這個老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進行專攻。最后,加強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教師隊伍的再培養,定期組織到其他有經驗的學校交流、學習、調研,增強教師們的工作實操能力。
3.5建立動態誠信檔案
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一定注重搜集資料的齊全及對家庭經困難學生信息的動態管理。對于“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調查表” 班級輔導員、班級貧困生認定小組、學院貧困生認定小組應該根據該生的校園一卡通消費情況、生活習性等作出綜合判斷。如果發現有出入,應該及時與當地的民政部門聯系,確認該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也可以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系統分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日常生活數據,及時給予適當的補助。比如說有突發自然災害和非人為重大災害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當及時確定最適合的資助方式。堅決杜絕假貧困的“真貧困”和真貧困的“假貧困”這種現象。
基金項目:2017年度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輔導員項目“大數據背景下省屬師范院校貧困學生精準資助體系構建方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2017FDY05。2016年度貴州省科技平臺及人才團隊專項資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大數據技術和教育數學院士工作站”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20165609
參考文獻
[1] 石新宇.論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引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
[2] 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