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構筑翻轉課堂的方式促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利用網絡搜索資源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利用多媒體課件能促使學生情感內化;利用網絡實現課外拓展能讓學生的認知視野變得更為寬闊。這些方法都有助于構建翻轉課堂,讓學生的學習更為高效。
關鍵詞:翻轉課堂;閱讀教學;初中語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都是一個難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生厭,教師需要尋找新的理論視角,挖掘新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學者馬秀麟認為翻轉課堂是相對于傳統教學的翻轉顛倒安排,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對于知識點的自主學習,而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建構。教師在組織初中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時,也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嘗試構筑翻轉課堂,促使學生更好地實現知識內化學習,進而實現高效語文的教學目的。
一、 云化資源,助力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基礎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云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借助虛擬化的網絡資源展開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上傳各種課件,展示各種輔助閱讀的超鏈接,讓學生借助手機、電腦等網絡終端自主觀看并學習。這樣能讓學生的自主預習變得更為便利,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展開自主學習。
在學習《秋天的懷念》時,教師可以在翻轉課堂中給學生展示各種資源,促使學生更投入地展開自主預習。為了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情感產生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先在云資源中給學生介紹一些作者的創作背景,學生如果了解到這作者身患頑疾并雙腿無法行走后,便會對文章中作者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感有一定的了解。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母親如何點亮作者的人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讓學生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思考作者如何體會生命和人生的哲理。教師還可以在翻轉課堂中展示自己的示范朗誦,讓學生傾聽教師的深情誦讀,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誦讀活動,將自己的誦讀作品上傳到網絡。學生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誦讀作品,還可以在朗誦后說說自己的閱讀感想,說說自己如何處理誦讀中的細節問題。這樣便有效地完善了云資源,能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更好地構筑翻轉課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自主學習。
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云存儲的優點,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元互動活動。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自主預習的任務,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形式將自己的探究發現通過網絡上傳到云存儲空間中,讓教師和其他學生也能知道其預習情況。這樣也能優化翻轉課堂的建構,給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 聲色具備,實現情感內化
翻轉課堂比較注重師生之間的協調和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聲色俱備的良好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形成情感內化。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可以將視頻、音頻、畫面等多媒體手段融入教學中,促使學生多元進行感知,更深刻地體會人物的情感。這樣能促使學生情感內化,有助于學生自主感知并自我消化。
在學習《背影》時,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促使學生感受人物的情懷。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介紹朱自清生平的紀錄片,讓學生對朱自清和其父親的關系有一定的了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并幫助學生總結朱自清的散文風格。學生發現,朱自清擅長描寫細膩而真實的情感,擅長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情體現出對于人生的思考。如果能了解這一點,學生便能對作者的情懷產生更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逐一展現課文中的重點段落,配上能符合其情感的音樂,讓學生重點感受其中的某些詞句,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現當時“我”和父親的動作和神情狀態。這些方式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對作者的情感也能有更為深刻的感受。由于教師構筑了聲色俱備的翻轉課堂,因此學生也能更好地實現情感內化。
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聲色俱備的語文課堂,讓學生激發多元感官,這樣能讓學生的眼睛、耳朵等感官系統都得到解放,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情感,進而和作者形成共鳴,對學生的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三、 課外拓展,開闊認知視野
教師還可以利用構筑翻轉課堂的機會給學生展示各種課外拓展資源。和普通的文字閱讀相比,信息化的手段能讓學生利用超鏈接展開發散性閱讀,這樣學生的閱讀會趨于多元化,能起到促使學生開拓認知視野的效果。
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搜索,閱讀其他和《桃花源記》有關的資料,同時也可以借助超鏈接的形式查詢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有學生對于作者陶淵明的生平比較了解,便可以搜索陶淵明的具體情況,了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懷。還有學生對于陶淵明的作品比較感興趣,于是便閱讀了其他陶淵明的作品,發現陶淵明不僅對桃花情有獨鐘,而且還對菊花很感興趣,因此才會創作“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有學生因此而產生困惑,想要知道為何陶淵明喜歡菊花,通過搜索,學生發現了其他描寫菊花的詩歌,發現在不少詩人的眼中,菊花都象征著高潔的形象,這樣比較符合陶淵明的隱士身份。利用超鏈接,學生將陶淵明作為起點,了解了菊花的象征意義,體現了發散思維的特點。
傳統的課外閱讀需要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搜索資料,但是翻轉課堂由于有信息技術輔助,因此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大量的資料,這樣便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提高閱讀量。
翻轉課堂的設置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更好地實現知識內化,能提高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均衡發展。在翻轉課堂的幫助下,學生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其閱讀效率會更高,這樣便有助于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建國.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5(8).
[2]陳中毅.探究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28).
作者簡介:潘從軍,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