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恒
近年來,課外補習班一直是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課外補習班超前教育、超高教學,不僅加重了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而且還對應試教育推波助瀾。在筆者看來,導致課外補習班泛濫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給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
在很多發達國家幾乎看不到課外補習班的。道理很簡單,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教師能夠及時給予幫助與指導,由此使得尋求社會辦學機構的現象自然就減少。比如,在美國,一個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就是給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課堂上,教師會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和個別化學習指導;在中小學校,都有教師助手,他們會協助主講教師教學,并與主講教師一起指導學生的學習和作業。同時,每天放學前的40分鐘是給學生補課和作業指導的時間,教師會有一個針對學生學業情況的學習輔導計劃,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選擇在不同的時間為他們補課。總之,“補課”和學業指導是美國教師的基本工作職責,而這也就使得在美國幾乎沒有課外補習班的存在。
在筆者看來,教師應該給學習困難的學生補課,或進行有針對性的作業指導,這恰恰是教育公平的絕佳體現。反之,對學習困難或有特殊學習需求的學生放任不管,或推給各種社會補習班則是教師的失職。為什么名校的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很少去參加各種補習班呢?那是因為他們的各種學習需要在學校得到了比較充分的滿足,看看我們那些名校的重點班、實驗班就不難理解這一點。相反,我們的學校對中差成績的學生幫助很少,這是社會補習班“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當我們的教育面對所有學生有所作為的時候,當學校把“分內”的工作做好的時候,當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盡到教育責任的時候,各種社會補習班生存的空間就會大大壓縮,而補習班現象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作者是四川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與心理學院教授)
環球時報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