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崧
假設有個世界級的專業規劃團隊要為美國“打造”一個引領世界的創新引擎,順理成章的選擇應該是紐約附近的新英格蘭地區,對吧?創新需要大量的錢,華爾街就在邊上;創新需要工業體系做支撐,美國東北就是強大基地;創新需要最好的大學提供人才,哈佛和麻省理工夠不夠?
為什么硅谷——一個號稱全球創新引擎的地方,會出現在……硅谷?
硅谷并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地名,是指舊金山灣區南部的一片鄉村,還常發地震。硅谷的誕生自然和斯坦福大學關系很大,但不是因為斯坦福厲害,而是因為在鄉下的斯坦福也不照規矩來。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一個叫弗雷德里克·特曼的工程學院院長,鼓勵師生創業,把學校的實驗室開放給大家不說,還出租校舍,事實上形成了硅谷早期的第一個創業園區,也奠定了硅谷松散的社區氛圍。
別小看這輕松環境的力量。如果你仔細思考一下,會發現我們很難有“自由意志”。同樣的我們,在很多宗教崇拜場所變得端莊肅穆,在街邊檔吃小龍蝦和手把肉時變得有趣而隨和。硅谷的秘密,就在這里面。
酒吧里的竊竊私語,后院燒烤時三三兩兩的隨意聊天,派對上喝大了以后的胡話,鄉村俱樂部里的寒暄,都是新鮮創意誕生的地方。
信息環境,是社區的關鍵。從谷歌和Facebook的園區設計,到整個硅谷的環境,都在支持信息流動。你在密西西比州想到的一個好主意,可能很快就沉沒了,在山景城則可能創造出一家上市公司。
松散的隨機的人,共同創造出一個散漫社區,信息像化學分子一樣在池塘里隨機游蕩,沒有領袖,沒有人為的設計,卻改變了全世界。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