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萍
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日益增加,怎樣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成為政府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大事。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
據了解,早在2006年上海便率先在全國開展了“上海豬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體系”試點。隨著科技的進步及智能手機、網絡的普及,食品安全可追溯離消費者不再遙遠,一個小小的二維碼就能實現從源頭、批發到零售環節的全過程追溯。
2018年4月4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組織召開“迎接2018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宣傳動員會”。會上正式發布“上海市首批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建設示范點名單”,“盒馬鮮生”“康品匯”“麥德龍”“大潤發”“上蔬永輝”等均榜上有名。
筆者日前造訪了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在門店現場體驗食品安全可追溯過程。
據“盒馬鮮生”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盒馬鮮生”在上海共16家門店,除了1家新開門店之外,其余 15 家門店均在“上海市首批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建設示范點名單”中。目前,門店在售的所有強制追溯的九大類20個品種的食用農產品和食品均實現了二維碼可追溯。
2015年,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種目錄(2015年版)》,自2015年10月1日起,目錄中的糧食及其制品、畜產品及其制品、禽及其產品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豆制品、乳制品、食用油九個大類共20個品種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必須實施信息追溯管理。
走進“盒馬鮮生”門店的生鮮區,可以看到明顯的食品可追溯提示,點開“盒馬鮮生”APP 或者“支付寶”APP,點開“掃一掃”,掃描電子價簽上的二維碼或者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查詢其追溯信息。
筆者拿起一盒“日日鮮”系列的冰鮮大排,不僅貨架上的電子價簽上有可以追溯的二維碼,冰鮮大排上的產品標簽上也印有可以追溯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可以看到詳細的產品信息,如供貨來源、供貨時間以及活體驗收、屠宰、預冷、出廠檢測、運輸、收貨抽檢、上架銷售的時間,還有供貨商的詳細介紹、食品批次追溯、檢疫檢驗證書和供貨商資質證書。
據了解,“盒馬鮮生”自2016年1月1日起開始建設“盒馬食品安全追溯平臺”,目前已經建設完成并成功應用。此追溯平臺有以下三大特點:
動態追溯 “日日鮮”系列的豬肉、牛羊肉、雞肉、雞蛋、蔬菜、水果、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實現了全品類、全過程、信息化食品安全追溯,生產基地、生產商資質、產品檢驗報告以及產品每天采摘、包裝、運輸到進門店銷售的動態化時間一應俱全,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掃描二維碼即可隨時查詢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買得更放心。即使是店內的散裝產品,通過電子秤稱重打印的小票上也帶有可追溯的二維碼,方便消費者查詢。
可以追溯到消費者 無論消費者是在門店購買還是在網上下單購買產品,都需要通過“盒馬鮮生”APP付款,商品信息、訂單詳情均會儲存在APP程序內,誰購買了什么產品一目了然。
實時更新 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還與門店的電子價簽、智能電子秤、手持終端、打印機等追溯專用設備對接,實現了產品數據的時時更新,保證消費者查詢到的追溯信息都是最新的。
通過“盒馬食品安全追溯平臺”不僅可實現產品的溯源、流通,還有去向登記管理、上游供應商備案注冊、數據管理分析等功能,能夠完整地合成從源頭到終端的追溯鏈條。這套追溯系統還可以供“盒馬鮮生”后臺大數據分析,以作決策之用。目前,“盒馬鮮生”也在積極與食品供應商進行協商,實現食品追溯信息的互通,努力提高消費者能查詢到的追溯信息量,讓消費者明白消費,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