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當下流行的“娘炮風”,是一種刻意強化并扭曲呈現的“人設”,這種病態文化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娘炮”不是一天養成的,它是“顏值消費”和眼球經濟跑偏的結果,更是文娛圈子奢靡浮夸之風的新變種。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審美自可參差多態,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應有度,越過底線就會走向反面——不是審美,而是“審丑”。
外形不是問題的關鍵,內涵才更深刻地決定著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價。現代社會進一步拓寬了審美的場域,提供了更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為對男性的審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
我們不認同所謂“娘炮”“不男不女”等帶有貶損性的說法,但也呼喚在青少年中有著廣泛影響的明星們,呈現更加積極、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陽光的審美,以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精神成為真正的偶像。
媒體評論
多元審美正是社會長期和平穩定繁榮的“伴生品”,因為只有一個物質足夠豐富的社會,才能涵養出高理解度、高尊重度、高包容度的人類文明。
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永遠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動力,但我們應該更審慎地厘清討論思路,本著平等與尊重的原則,尊重每個人的自我選擇,寬容與己不同的個體,避免‘娘炮‘不男不女‘娘娘腔等帶有貶損性的說法。無論他(她)選擇呈現怎樣的個人風格與氣質,硬朗剛強也好,細膩溫柔也罷,并不妨礙他們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文化工業的驅動下,對男星審美由“陽剛”至“花美男”的轉變是伴隨著對男性身體外表的重視和消費發展起來的。這種理想化的超真實形象泛濫的結果是真正的身體和虛構的身體之間的差異被抹殺,身體的管理和修飾被追捧。然而,在一些人眼中,這種身體焦慮成為了男明星“娘”的依據——他們依舊認為,被審視的身體是只屬于女性的特質。
打破那些性格上的藩籬,一個人“娘”不“娘”、“man”不“man”,完全可以是個人特質和個人選擇。鋪天蓋地的小鮮肉偶像的問題,并不在于“娘”,而在于“娘”是否是真實且包容的形象。
無論是從主流文化視角出發表示“不反對,不支持”,還是從非主流視角出發認為非主流要認清自己的地位“安分守己”,此類觀點都要求“娘炮”在公眾視野中要克制自己,不要挑起與主流的矛盾,要求“娘炮”對自己非主流的性別氣質,進行掩飾。
掩飾雖然能帶來一時的平靜,但長此以往對他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壓迫?而說著“不反對不支持”的人們,你們的言論看似包容,其實也在為少數群體制造同化的壓力。
@卷心菜003:
我能接受男人娘,但是接受不了大老爺們的濃妝艷抹,明星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不化妝可能沒法出門,萬一辣眼睛呢,當然男人可以也愛美,但是如果把濃妝艷抹搞為主流,那場面不要太辣眼。
@strawberrv心如:
請不要再以貌取人了。歷史上蘭陵王貌若好女,不照樣是戰神。一個人陽不陽剛,看的是他的行為舉止,而不是外表。如果一個男人滿身肌肉但是遇事優柔寡斷,膽小怯弱,也是不陽剛的。如果一個男人打扮精致,但是遇事果敢決斷,勇往直前,他也是陽剛的。
@咪-咪摩姆:
其實蠻好理解的,性別背后隱藏權力,污名化“娘炮”這個標簽就是男權社會里意識形態控制的表現吧。你要批評人矯揉造作,沒責任心之類的都能理解,非得拉個娘炮標簽搞個二分法亂轟炸弄的那么極端。
@佚名:
娘炮是你自己的選擇,我誓死捍衛你的權利,但請不要出來嚇人。
@江子鴨:
有一種美叫雌雄不辨;有一種帥叫東方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