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朱潤佳 周艷麗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帶狀皰疹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帶狀皰疹皮損治愈后所遺留的后遺神經痛常持續數月至數年,由于疼痛的劇烈性及頑固性,患者常伴有失眠、抑郁、焦慮,甚至有自殺傾向,感覺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氣,這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身心傷害,也讓家人和社會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什么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水皰或丘皰疹,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出現,疼痛如火燎。中醫形象地稱帶狀皰疹為“蛇串瘡”“纏腰火丹”,認為帶狀皰疹是由于情志內傷,肝經郁熱;或飲食不節,脾虛濕蘊;或年老體弱,氣滯血瘀等原因引起,中老年人、亞健康人群及免疫力低下者都是帶狀皰疹的易發人群。
“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
患者最初會有局部皮膚灼熱刺痛的感覺,皮膚色紅,幾天后會長出紅色斑丘疹,繼而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累累如“串珠”,呈帶狀排列,多長在身體一側,可發于人體的任何部位,如腰腹部、胸背部、頭面部、四肢等,一般不超過身體的正中線,可引起劇烈疼痛。部分患者皮損消退后仍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帶狀皰疹”的針灸治療
在臨床上應用針灸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如使用毫針通過辨證取穴或圍刺患處治療;再如,使用梅花針扣刺或點刺患處后配合拔罐;也可使用火針點刺患處配合拔罐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還可使用患處懸灸、穴位注射、耳穴壓豆等針灸科常用治療方法來輔助治療。
這些方法對于緩解帶狀皰疹的癥狀均能取得相當不錯的療效。臨床上要根據具體的病程和病情,合理選用適當的治療方法。
病程初期 可使用刺絡拔罐、火針、艾灸、藥物外敷等治療,配合抗病毒藥物、神經營養藥物以及鎮痛藥物。
后遺痛時期 可采用電針、穴位注射、神經阻滯、穴位埋線、火針、艾灸、放血、中藥熱奄包等治療,配合活血通絡、營養神經的藥物,能夠快速而有效地止痛。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與單純的藥物治療相比,早期針灸治療的介入具有止痛起效迅速、皮損干涸快、紅斑消退快、后遺神經痛發生率低等優勢,具有成本低、見效快、療程短、安全性高的優勢。
但是,帶狀皰疹早期不易發現,容易誤診,所以經常出現患者就診了很多科室,最后才到針灸科進行治療的現象,延誤治療時機后發生后遺神經痛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因此,如果發現疑似帶狀皰疹,應盡快至醫院進行確診。
(朱潤佳副主任醫師每周一、三下午在大柏樹總院有專家門診;周艷麗副主任醫師每周一、四下午在大柏樹總院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