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蓉
摘要: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政策的出臺,正式拉開了我國文化事業單位改制的大幕。隨著報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的日益推進,已完成轉企改制的報業企業如何在市場經濟下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影響報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首當其沖,報業企業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推動報業企業的健康發展?這正是本文今天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報業企業;轉企改制;財務管理
報業單位轉企改制前,屬于事業單位,報業業務經營由政府統辦,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其中報業單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來自政府財政撥款。而報業單位改制后,這些都給報業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考驗,報業企業管理脫離政府,穩定的收入來源被切斷,需自行經營管理,這些都成為挑戰報業企業發展的難題。當前報業企業要想實現有效管理,推動企業發展,還需重新構建企業財務管理體系。
一、當前報業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一)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不能滿足核算需求
由于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區別明顯,在職財務人員常年從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對企業財務核算并不了解,這就導致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能力不能適應轉企后的報業企業發展,進而影響報業企業的財務管理[1]。例如,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項目需設置“固定資產”、“固定基金”兩個科目,而企業單位只需設置一個“固定資產”科目,但是要對部分在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差別還有很多,這都需要財務人員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推動財務管理向企業單位轉變。
(二)缺乏預算管理的有效控制
事業單位下的報業集團雖有年度預算,但是缺乏資金使用過程中的有效管理,即財務人員沒有結合資金預算做好每月的資金支付分析工作,并及時對下階段的資金預算做出調整。其次,財務管理對資金預算執行缺乏監管,例如事業單位票據報銷只需有相關領導簽字即可,這些都是預算管理不當的表現。報業單位轉企后,都應對其做出調整,如此才能促進報業企業的良性發展。
二、報業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報業企業改制后必然要面對企業內部的資產處置、在職職工的再分配、內退職工的安置及職工社保等問題,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隨后政策、新聞出版的相關政策等,其中最主要的還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重新構建。由于報業企業的資金來源脫離政府扶持,全然轉變為自負盈虧的方式,這就對報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了要求。若是企業財務管理依然不轉變,必將影響報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因此報業企業需重視財務管理體系的重新構建工作,結合單位實際,借鑒優秀企業的財務管理經驗,構建適用于本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
三、轉企改制背景下報業企業的給財務管理體系構建
(一)轉變財務管理理念,推動財務管理體制改革
報業單位轉企需要重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就對報業企業的財務管理發起了挑戰。首先,報業企業要意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及時轉變財務管理理念[3]。讓報業企業的財務管理由事業型的財務管理向企業型的財務管理轉變,有封閉性的財務管理向開放性的財務管理轉變,并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客觀有效的判斷依據。
(二)建立專門的財務數據庫,提高財務數據的透明性
針對報業企業繁多的財務數據,報業企業應建立專門的財務數據庫,從而提高財務數據的全面性和透明性,促進財務工作的規范化。同時,實現報業企業內部的基礎財務數據共享,可以使各部門輕松獲取客戶資料,并進行分析,挖掘企業的潛在客戶。如此既符合企業發展市場化的需求,又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并實現財務管理對企業經營的監管作用。
(三)提高財務人數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報業企業改制前的財務管理方法勢必不符合報業企業發展的需求,甚至會阻礙報業企業的發展。財務管理人員作為財務管理的主體,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才能實現財務管理的企業化需求[4]。首先報業企業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培訓,不僅要讓財務人員懂得財務管理知識,還有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知識,并從企業生產經營的角度,為企業提供明確的財務分析和資金報表,通過數據為企業發展提供指導性建議,共同促進報業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轉企改制背景下,報業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的再構建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改制后的報業企業如何開展有效的財務管理工?報業企業首先要在財務管理理念上做出轉變,重視財務管理度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其次應充分借鑒優秀企業的轉企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企業化的財務管理體系,讓財務管理成為增強企業綜合實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
參考文獻:
[1]姜萍.新聞傳媒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現代營銷,2016(12).
[2]陳崢.淺析報業集團如何做好全面預算管理[J].時代金融(中旬),2015(10).
[3]李蕾.對新時期報業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0).
[4]徐營星.大數據時代報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