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娟
摘要:完善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是使單位獲得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部分衛生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本文圍繞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深入研究,闡述當前部分單位內控存在的薄弱環節,同時提出有效的完善策略,以確保我國的衛生事業單位可以獲得健康、持續發展,進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關鍵詞:醫療服務;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方案
科學、合理地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可以規范單位的內部管理,有效防范單位內部出現徇私舞弊、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確保單位的資產、資金處于安全、完整的狀態。在醫療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對衛生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內控單位內部控制是衛生事業單位適應在新形勢下發展的必然舉措。
一、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現狀
衛生事業單位是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將社會效益作為單位衡量業績的標準。在單位內開展良好的內部控制工作,不僅有利于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性,還可以有效確保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當前,我國部分衛生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工作上還存在較多薄弱之處,其中最為突出問題集中于以下三點:
(一)內控環境、內控意識相對薄弱
在衛生事業單位構建內部控制體系,開展內控工作期間,良好的內控環境,直接決定著內控工作開展的效果。縱觀當前我國衛生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始終存在部分單位領導對內控的作用認知也相對較少,內控意識薄弱,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較低,多數衛生事業單位領導對內控體系不夠重視,認為只需要遵循上級下達的規定進行資金獲取、資金使用就可,無需內部控制,進而導致多數單位出現經費支出失控嚴重的現象。
(二)預算控制能力欠缺
我國衛生事業單位運行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因此相對非事業單位來講,對預算管理多數不夠重視。其具體體現在如下兩個層面。(1)在進行預算編制期間,部分衛生事業單位不對開展的項目進行詳細調研,直接依據當年的業務員情況和財務狀況開展部門預算的編制,很多項目的資金都沒有進行具體細化,進而直接造成后期在項目發生期間,資金失控,業務無法按照預算進行,既影響了預算的執行,同時還影響了業務的順利開展。(2)部分單位編制預算方法不科學、在實際預算執行期間,經常出現資金的實際收支與預算不符現象,進而頻繁地對預算進行追加、調整,讓預算編制失去了對單位資金的約束效應,財務部門也無法依據預算對各項目的開展實施內部控制、內部監督。
(三)內部控制缺乏剛性約束
雖然一部分衛生事業單位已經積極開展內控工作,對人員的培訓也相對到位,但是仍有少部分人員在開展內控期間,不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工作,而單位又沒有建立完善的考評和獎懲制度,造成內部控制的剛性減弱,在業務的關鍵環節就容易出現工作人員舞弊、貪污現象,內控管理淪為虛設。
二、加強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策略
(一)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健全內部控制環境
衛生事業單位的領導,在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中始終占據著絕對主導的地位,需要對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執行力度與以及執行效果承擔主要責任,因此開展內部控制,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對衛生事業單位領導的宣傳、培訓工作,并強化落實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崗位職責。與此同時,衛生事業單位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開展職業道德、業務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強化內部控制意識,真正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單位組織的各項內控活動,在單位內部形成“人人知曉、個個參與”的良好內控氛圍,尤其是針對財務人員,需要使其充分認識、并認真實施每一項內部控制制度,有效發揮財務的監督功能。
(二)加強單位全面預算管理
衛生事業單位開展全面預算,其目的是為了單位實現社會效益,以具體業務作為依據,編制單位的財務年度總計劃。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期間,要求衛生事業單位內部一切的經營管理活動,都必須按照編制的預算嚴格執行,確保內部會計控制效果。在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期間,第一點就是嚴格編制財務預算,細化預算的編制,詳細明確預算支出標準、預算金額,對單位發生的經費性支出采取定額、定員分配原則,在進行項目專項經費分配時,需要將預算的約束作為基礎,結合單位發展需要進行合理的預算分配。
在執行預算階段,需要監督單位人員嚴格按照預算實施計劃,將預算執行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負責人,同時對項目、業務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進行經常性的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確保預算能夠有序執行。
(三)施行崗位責任制,科學建立考核評價制度
衛生事業單位在開展建立內控體系期間,應明確崗位責任,并施行崗位責任制,建立財務人員相互監督機制,使人員之間形成“內部牽制”機制,首先,要避免業務經辦與審核、會計記錄、財產驗收、記賬以及檔案管理等工作都由一人負責,財務相關的印章、票據也杜絕一人掌管,保證不相容職務分離,崗位間形成“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機制。此外,對關鍵環節需要加強內控力度,例如單位資產使用、政府采購、資產處置等,加強收入、支出的票據管理力度,并對關鍵崗施行定期輪換,依據單位內控制度,科學制定考核評價制度,設立獎懲制度,定期、不定期對單位財務人員進行考評,確保內控執行效率、剛性、有效發揮內部控制管理效應,使單位內部各項業務實現規范運作。
三、結語
衛生事業單位的內控所存在的薄弱環節,反映出了當單位部控制體系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為了衛生事業單位可以積極響應全國深化改革,首先需要提高單位領導、全體人員的內控意識以及對內控的認知程度,加強單位全面預算管理,保證預算的制約性,對內部人員施行崗位責任制,建立考評制度與獎懲制度,有效提高內控剛性,以確保內部控制在衛生事業單位中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確保單位可以最大化實現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沈雪皎.關于加強衛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執行力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18):248-249.
[2]王波.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方案的優化[J].財會學習,2017(12):241-241.
[3]鐘燕冬.對衛生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