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寧
摘要:機械制造業是我國第二產業的核心支柱性產業之一,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實際影響。車間成本核算是機械制造企業的重點管理內容,其對企業的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核算工作具有直接影響。對此,必須要落實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核算的優化發展。文章主要研究機械制造業車間成本核算系統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機械企業;制造車間;成本核算;系統設計
車間成本核算是機械制造業的重點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現階段車間技術的不斷優化,車間成本的核算工作已經表現的越來越復雜。如此,繼續應用以往的核算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性需求。對此,必須要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之上,設計科學的成本核算系統。
一、車間成本核算系統設計對機械制造企業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市場的經濟關系以及經濟環境已經表現得越來越復雜。在如此的實際環境之下,機械企業的外部環境以及內部結構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對企業的車間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此,對現代化車間成本核算系統的設計構建已經表現出了突出的實際性意義。
(一)外部環境因素
現階段,我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水平迅猛發展,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已經到來,市場的經濟結構、市場關系、經濟發展速度都會發生必然的變化。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斷明顯,機械制造企業作為我國國際貿易的主力,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1]。在如此的實際情況之下,各機械生產企業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生存以及發展壓力。而成本管理以及財務核算作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必然要逐漸實現由傳統核算管理向戰略控制型管理方面的轉移。如此,就必須要降低財務工作人員的核算工作數量,以此解放更多的人力資源,投入到控制管理以及戰略管理工作之中。對此,就必須要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之上,落實科學的車間成本核算系統設計。
(二)內部環境因素
近年來,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車間之中,生產技術在不斷升級,現階段,自動化生產技術已經在生產車間之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同時,智能化技術以及遠程控制技術也開始了在車間生產環節之中的應用以及實踐。在這一情況下,車間的設備越來越多,設備的技術形式更加復雜。此外,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轉移也徐促進了車間管理資源的優化分配。在如此的實際情況之下,車間的成本核算工作必然要涉及非常復雜的信息數據。如此,繼續應用傳統的半人工半智能的財務核算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落實科學的車間財務管理,促進企業在市場中健康穩定發展的實際需求。對此,就必須要推進企業的車間成本核算系統構建,以此實現更加便捷、準確、迅速、可靠、完整的車間財務管理。
二、機械制造業車間成本核算系統的設計方法
本系統的設計,主要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之上,優化應用大數據技術、數據庫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形式,從五個層面進行綜合性設計。下面,就從標準成本測算、車間錄入、錄入待分攤、成本核算、核算成本累報表五個方面對本系統的設計方式進行論述分析。
(一)標準成本測算設計
這一模塊的設計是系統的基礎工作模塊,其主要就是對相應生產項目的生產成本進行測算,以此能夠為預算管理人員的預算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這一系統的實現主要以產品結構表之中的原材料以及各種輔料的價格作為最基本的測算依據[2]。首先,系統會按照這一原始憑證,對原材料以及各種輔料的成本進行核算,并依照產品的工藝線路、工藝技術、工時定額,利用平均算法對產品的半成品成本進行有機的測算。在這一基礎上,再根據年成本計劃表以及產品加工公式進行原料費用以及其它費用明細的確定。如此,就可以生成車間的標準成本測算表。用公式進行表示,這一模塊的測算方法就是(成本計劃表的成本費用明細÷總工時)×單位成本公式。對于成本的內容,主要涵蓋國內外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能源、員工工資、折舊費、員工福利、工藝消耗等等。
(二)產品錄入的設計
用戶在利用系統進行車間成本的核算工作時,首先需要將相應周期之內生產成品的數量、種類、報廢數量輸入到系統之中。如此,系統才可以按照車間標準對標準成本表進行生成。以車間標準的成本月表為例進行分析。這一報表核算的內容主要涵蓋產品名稱、工時、計量單位、生產原料、生產輔料、廢品損失、工資福利、折舊費用等等。每一部分的計算方式如下:原材料=標準原材料×完工數;輔料=標準輔料×完工數;燃料=標準燃料×完工數;工資=標準工資×完工數。以此類推,就可以實現產品數量以及產品類型的相關核算數據。在這一基礎上,將這些數據信息錄入到系統之中,就能夠實現對合計成本的準確計算。
(三)錄入分攤設計
在對車間成本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就需要通過分攤的方式對一些固定資產以及工藝損失費用進行分攤處理。而在系統之中,車間成本信息錄入到系統中之后,就可以對相應成本進行合理的分攤。具體來說,系統實現錄入分攤的方式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戶錄入的當月的待分攤費用表進行分攤,另一方面,就是從系統的賬務系統之中調取待分攤費用的明細,以此進行分攤。對于待分攤總費用的計算,就是各個車間費用明細項目費用的合計。
(四)成本核算的設計
在進行分攤處理之后,系統就可以對當月的成本核算報表進行生成。這一模塊可以說是整個系統設計的最核心構成部分。從設計原理方面進行分析,其主要是先對車間產品在當月的完工數量進行科學的統計明確,并對分攤的明細情況以及總費用進行明確。在這一基礎上,按照車間的標準成本,以及車間的完工數量進行計算并生成當月的車間成本報表[3]。同時,將計算的結果與實際的車間每月分攤費用進行有機的比對分析,對產品的成本差異進行有機的計算。如此,再按照成本差異對成本費用進行分攤,進而實現車間當月成本核算的報表生成工作。對于成本核算的計算方式,就是將車間的標準月成本報表數據按照財務核算的時間進行有機的車間編碼。并將這些編碼插入到相應的成本月報表之中,進而就可以形成車間的當月成本報表。
(五)車間成本累報表的設計
系統可以根據當月的成本報表以及上個月的車間成本報表進行科學的運算,并形成車間當月的成本累報表。這一核算功能的設計,能夠為用戶提供任意年度車間本報表的查詢以及打印。這一功能的實現方式就是將上一個月的車間成本報表,作為當月成本累報表的核算基本參數。在這一基礎上,通過對比運算的方式,就能夠有效得出當月的成本累計報表。這一報表的核算內容主要涵蓋國內外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能源、員工工資、折舊費、員工福利、工藝消耗等等。同時,完成產品的核算主要就是初期在產成本加上成本合計,減去期末在產成本。通過這一方式,就能夠實現對車間成本累報表的有機核算生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論述分析,已經落實了機械制造業車間成本核算系統的設計方法。經過系統的實踐分析試驗,這一系統在車間核算工作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實際應用效果,能夠保證核算工作的便捷、迅速、準確、全面。對此,可以對這一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研究,推進其在現代機械制造企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孟智遠.機械制造企業面向生產過程的成本分析與控制方法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4):36-39.
[2]張麗,郭素娜,汪小志.基于ABC的復雜產品制造成本核算管理系統研究與開發[J].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2016,38(08):199-203.
[3]張雪,馬青強,高健.淺談煤炭機械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25 (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