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暉
2017年8月,福州“達達”快遞平臺同城閃送嬰兒事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快遞員為何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嬰兒?嬰兒母親何以忍心做出如此舉動?如何預防快遞閃送嬰兒事件的再次發生?一起“快遞嬰兒”的惡性事件,激起千層“民憤”之浪。
快遞嬰兒始末
2017年8月9日上午,福州“達達”快遞平臺快遞員小鄧接到一個同城快送訂單,訂單來自一位羅女士,要求從鼓山附近送一個包裹至福州市福利院,該快遞員如期趕到接收點。據他回憶:“我記得包裹用塑料袋包了好幾層,外面還用布袋裝著,我當時打開包裹發現有很多衣物,準備仔細檢查時被羅女士制止,她說只是些衣服,不要讓我翻亂了。我當時也沒多想,就提著包裹走了。”
騎行至一半路程時,小鄧突然聽到包裹里有嬰兒的啼哭聲,他打開包裹,把衣物拿出來后發現了一個嬰兒,更令他震驚的是嬰兒的臍帶都未剪。發現問題后,小鄧立即報警,警察與120及時趕到現場,先將嬰兒送至就近的晉安區醫院進行全方位體檢,體檢后一切正常,只是血樣有些偏高。當天醫院即安排一名護工對其進行24小時的監護,另外還安排專科醫生不定時對女嬰進行體征檢測,以確保女嬰的安全與健康。出于人道主義關懷,當時女嬰留院觀察的費用由醫院承擔。
發現女嬰的小鄧被警方帶走詢問,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同一天,晉安公安官方微博號“晉安公安在線”進行了情況通報:“8月9日上午,羅某(女,24歲,四川平昌人)將自己的新生女嬰裝在包裹內,企圖通過某快送平臺送往福州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發現后報警,晉安公安分局民警立即出警趕赴現場調查處置,并將該女嬰送往醫院救治,目前女嬰生命體征平穩。根據初步調查情況,羅某涉嫌遺棄親生子女犯罪,現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于情引發民憤
快遞嬰兒事件發生后,達達快遞向福州市鼓樓區公安局進行了情況說明。根據情況說明,達達平臺注冊用戶注冊流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全國形式統一,采用實名制注冊,注冊用戶需要在線上傳其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號碼、身份證照片、手持身份證照片等;平臺會對用戶注冊時提交的信息進行核實,將注冊用戶姓名及身份證提交到國政通系統進行信息比對,識別用戶實名信息的真偽以及該用戶是否有犯罪記錄,如果信息真實且無犯罪記錄才能通過用戶注冊審核。平臺用戶進行接單前會進行線上線下培訓,線下培訓內容包括接單時必須開箱驗視,發現違禁物品的處理辦法,交通法規等內容。盡管這份情況說明明確要求快遞員開箱驗視,但在本次快遞嬰兒事件中并未實際執行,由此引來微博上網友的打抱不平,“快遞收件都要視檢、登記身份證,確認完畢才能收件,很明顯沒做到位”“現在的快遞都不看里面是什么嗎,可怕!”
更多的評論則集中于對女嬰父母的指責:“有的人不配為人父母”“希望Baby好好的,這種生母毒過老虎”“孩子他爹呢?讓生孩子的人干這種事,這個男人呢?”“既然孕育生命,就應負責養育。這既是法律予以人的責任,也是人性道德倫理的使然。”
一起快遞嬰兒事件,引起一眾民憤,民憤主要聚焦于年輕父母對新生命的漠視。8月10日,女嬰生母羅某現身福州某醫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孩子的爸爸已經沒有聯系,這件事家里人還不知道,目前我沒有能力撫養孩子,覺得送到福利院可能對孩子更好一點。”“無能力撫養”是羅某快遞嬰兒的主要原因,但這是將無辜生命遺棄的理由嗎?
于理嚴懲不貸
事件發生后,很多人對棄嬰事件的父母進行了道德上的譴責,這不禁讓人想起2013年一起類似的棄嬰事件。
2013年10月,一名保潔員在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城樓北側廣場發現一個手提包內傳出嬰兒的哭聲,隨即報案,后經警方查實遺棄嬰兒的李某為孩子生父,因孩子先天身體畸形無肛門,李某無能力承擔高昂的手術費,故決定將孩子丟棄。2015年3月,李某因涉嫌遺棄罪被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李某遺棄剛出生兩天且患有重癥先天性肛門閉鎖癥的兒子,應當依法以遺棄罪定罪處罰。
快遞嬰兒的羅某也以“無能力撫養”為由將女兒送往福利院,這起事件是否也會以遺棄罪定罪呢?
根據四川文典律師事務所的解讀,遺棄嬰兒是否構成遺棄罪,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1)如果對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絕撫養,情節惡劣,則具有撫養義務的人就構成遺棄罪。但如果是僅僅對這些嬰兒出于教育的目的進行恐嚇,采用餓肚子的方式,則不能認為是拒絕撫養,也不算情節惡劣,一般不應認定為犯罪。
(2)如果是以不撫養嬰兒的目的,將嬰兒遺棄在熱鬧的街區,或者婦幼保健院門口,一般可以認定為遺棄罪。生活中,因為嬰兒負擔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將孩子遺棄在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見。
(3)如果是將嬰兒遺棄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或者一般人無法施救和察覺的郊外,導致嬰兒因無人發現而死亡或者重傷的,不應構成遺棄罪,而應構成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
綜上,如果遺棄罪名成立,根據我國《刑法》第261條之規定,將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對于遺棄罪,行為人的行為及情節將對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
亟需多重反思
快遞女嬰事件中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女嬰活著。
這起事件充分暴露當代不少新生父母責任感缺失、快遞運營規范缺失等重要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筆者認為,一方面遺棄孩子的父母應當認真反思。在已知自己無能力撫養孩子的情況下,為何不做好積極有效避孕措施?若一開始懂得避孕,就不會出現遺棄孩子的悲劇。這也從側面反映我國性教育的匱乏。我國不少家長、學校依然談性色變,事實上,到了一定年齡,適當的性教育對男女雙方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如何保護好對方都是非常有用的。前期做好性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年輕人未做好準備就懷孕、懷孕后遺棄孩子的悲劇。而當新生命降臨時,就應當扛起為人父母的責任,而不是逃避。美國暢銷書《你的潛能》的作者馬克斯威爾·馬爾茲說過:“想象困難做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一種進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斗!”
另一方面,快遞運營方要反思。既然公司對快遞員的培訓中明確要求開箱驗視,那么實際操作中就應當切實履行,不可紙上談兵。對于未按要求執行的,應當給予嚴懲。
同時,快遞市場必須規范化經營。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非正規的快遞企業,很多未在所在地主管部門報備。我國民營快遞行業發展不足十年,但發展速度驚人,短短幾年已有6000余家民營快遞企業誕生,各家發展良莠不齊,大多存在資金、規模、管理等問題,為了夾縫中求生存,不少企業陷入低價、低成本、低服務的惡性循環中。
當前不少快遞平臺以接單量、接單效率作為對快遞員最主要的業績考核。一些快遞平臺要求快遞員必須準時送件,若送件超時,將根據單筆訂單金額的5%—10%不等作為快遞員的罰金。快遞員為了按時完成快遞任務,很少會花時間開箱驗視,查驗快遞件是否為實名寄收,進而導致很多安檢流于形式。基于這樣的現狀,快遞平臺就容易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在快遞包裹中放置非法物品。
面對快遞市場欠缺規范化的嚴峻形勢,2018年5月,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2018年第6次局長辦公會,審議并原則通過《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暫行規定(草案)》《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和《郵件快件實名收寄管理辦法(草案)》等三項《快遞暫行條例》配套制度規范,其中即要求:“進一步強化寄遞渠道安全監管,切實加強寄遞渠道安全源頭管控,持續提升行業安全發展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健全寄遞渠道安全聯合監管機制,提升寄遞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用戶安全意識,加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