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慧中
摘要:隨著科技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社會保障制度也在不斷趨于信息化,也在科技時代下不斷更新,不斷完善,讓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更加快捷、方便。人力資源管理與社會保障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社會保障既是體現人力資源管理重要制度的保障,人力資源也是社會保障推動的體現之一。伴隨信息化產業備受重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也極其重要。文章從個人角度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在現今社會發展的作用做出個人剖析,闡述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作用及建設的重要性,從而論證了實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
關鍵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管理
為保證社會保障信息的公開、公正,就應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和人力資源管理間的相互協作,提升整體工作信息水平的建設。與此同時,伴隨國家日新月異變化和經濟水平騰飛,只有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構件能力,才能滿足社會各項制度的實施。因此,只有不斷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在發展中不斷分析和創新,保證國家各項政策落實的同時,也帶動了國家經濟建設,促進社會保證制度信息化、科學化管理和實施。
一、淺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作用
(一)信息化建設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
在計算機網絡遍地開花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已經實行電子化、網絡化、科技化,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發展特點同時,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加快了各行各業的經濟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是企事業單位進步的表現,也是維系員工的重要保障,是社會和諧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時代發展下,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可提高個人和社會工作效率,滿足了現今社會飛速發展的特點,也帶動了各自單位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各自單位經濟發展產值。此外,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讓資源和地域間實現了共享,可在平臺中省去許多重復環節,節約各單位和員工間的時間,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讓相互間的溝通快捷、方便。
(二)信息化建設提升了廉政工作建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信息化開展,將社會保障制度不斷透明化、公開化,在維護個人的利益和權益時,更加公正,公開。讓基層工作人員工作更加快捷、方便同時,也提升了管理層和政府部門的廉政工作建設,保證了各項社會制度更加公開開展,也在人們監督下不斷完善,不斷彌補工作中的不足。
(三)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各項事業發展統一
信息化建設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打造數字化平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開展過程中涉及的信息和數據,通過信息化平臺共享,有利于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資源共享,也促進了各項事業發展的統一。此外,信息化建設實現各項事業統一,解決了因區域、時間和其他因素而無法實現的工作管理和安排,有利于各項事業間溝通和交流,保證了各項事業發展的協調性。
(四)信息化建設有利于信息全面化采集
現今社會不僅是信息化時代,也是法治社會,人們在保證自我利益的同時也在維護各自的權益不受侵犯。同時,人力資源工作開展過程中會涉及勞動者基本信息采集,失業人員信息管理以及其他勞動力信息管理等,然而,在我國基層工作中具有勞動力流動性較大特點。信息化建設的開展,有利于勞動者信息化管理,達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資源共享,確保了人員信息的準確性,方便了用工單位的信息查找及對員工了解,也維護了勞動者的各項權益。
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措施
(一)建立完整信息制度
為打造公開、透明、公正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平臺,應建立完整信息制度,面對群眾所提出的疑難問題要及時回復和解答。為讓廣大群眾及時了解國家各項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將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文件要定期更新,并為群眾提供相關的就業信息,保證群眾對各項制度的了解,享受應有的待遇。
(二)打造數據中心與公共服務統一平臺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數據平臺是保證社會保障工作完整性、公正性的重要介質。因此,在數據平臺打造過程中,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統一性就需要各部門間的協作和配合。例如,工商、民政、公安等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部門的職能,及時對數據進行更新和共享,讓平臺信息實現共享化和統一化,強化數據平臺承載能力、支撐功能和安全防護功能。此外,為保證平臺更加便民、快捷,應建立電話咨詢服務,更加全方位的解答人民群眾的疑惑和疑難問題,擴寬業務領域,真正實現數據中心與公共服務平臺的統一。
(三)加強數據后臺的安全性
在打造數據中心與公共服務統一平臺時,要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要由專業技術人員對數據庫定期維護,在保證平臺信息公開同時,也要避免數據丟失事件發生。技術人員可根據平臺工作的具體需求,制定工作權限,保證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隨時更新過程中,也確保了數據的安全。
(四)加強經辦單位、職能部門間的合作
在信息化時代下技術人員已成為信息化平臺的重要參與者,因此面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時,技術人員應加強與工作人員及政府部門間的溝通,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明確指出,制定相應解決方案,切記“避重就輕”,保證信息平臺順利開展。與此同時,信息化平臺具有多樣化特點,涉及部門較多,在建設過程中,應增進經辦單位、職能部門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聯動優勢。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自身業務知識,也要熟悉相關的技術問題,提升自身業務,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建立就業信息網與社會保障資源網間聯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的實施是響應時代化發展,也是更好的服務廣大群眾。我國在人口就業中面臨著流動性較大,人才無法找到適合各自發展的崗位,造成人才流失,也讓部分人才無法學以致用。針對此類情況,政府部門要面向市場為導向,對人才就業問題進行分析和調查,成立就業信息網,構成用人單位與就業者間的聯系,提高就業效率,也促進勞動者更加快捷、方便的尋求適合各自的工作。與此同時,可以同步社會保障資源網,與就業資源網之間建立相互的聯系,讓就業者更加清楚的了解社會保障政策同時,也對用人單位的所有了解。此外,兩者間的聯系也讓相關部門了解就業者的需求和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的不足,并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彌補其中的缺陷更好的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但在網站建設過程中,要加強網站的安全性,對個人和單位信息進行查看權限設置,避免資料丟失,侵犯其合法權益。
三、結語
我國已成為科技強國,各行各業也在科技帶動下不斷發展和飛躍,為打造全方面的信息化社會保障體系,就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作用,保證人民利益同時,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開展過程中依舊存在許多實際問題,但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工作會在社會發展中逐漸健全、統一,確保了工作開展的透明化、公開化,也讓工作人員工作開展更加快捷、便利,促進國民經濟建設,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索榮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及建設措施[J].通訊世界,2015(03).
[2]蔡敬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6(06).
[3]王懷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作用與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4).
[4]高山.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6).
[5]吳春生,權軍,王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2017(34).
(作者單位:利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