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元榮
摘 要:小班額教學模式已經在農村小學得到了普及。小班額教學有著拉近師生距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在小班額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的本質更傾向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受學習,快樂學習。主要探討如何在農村小班額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主動權;主體地位;小班額
在素質教育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的要求。特別是小班額教學推廣以來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何在小班額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成了廣大教師需要面臨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把學習主動權真正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公,享受學習。無論是在學習時間上、學習內容上還是學習方法上,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公,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質疑討論,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并不是只有接受,更注重的是對學習內容有質疑、有疑問。雖然小班額教學,班級人數比較少,但是教師仍然喜歡采取老舊的教學方法,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師利用權威,掌控課堂,把學生關于知識的疑問念頭都扼殺了。這樣的教學缺乏創意,缺乏交流,缺乏激情。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自然不會有太多的學習激情,也不會積極主動投身到學習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發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關于籃球教學,在投籃、運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談一談如何才能提高投籃的命中率,思考是否教師教的方法就一定是最好的。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看的籃球比賽,籃球練習等,發現投籃有很多的技巧。不單只有教師教的那幾種。于是提出疑問,在不斷實踐中摸索出更多的投籃方法。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師教學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去大膽創新,探索出新的知識。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創造
教學不是單純地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自然能夠輕松面對學習。小班額教學的優勢的班級人數少,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把更多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適當放權,學生掌握方法,才能利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創造、去進步。例如,在教學“單腳跳”時,教師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讓學生課前預習,觀看有關“單腳跳”的視頻、資料等。初步了解“單腳跳”。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上根據事先的預習來實踐,看看是否學生能夠沒有教師教也能掌握學習技巧。在此情況下,學生再通過教師的點撥,很容易就能探索出“單腳跳”的關鍵技巧。把持平衡,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無論是在學習課內知識還是課外知識都能更好地掌握。學生學會用方法創造不一樣的世界。有了方法、有了思想,學生才能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愿意投身到學習當中。
三、注重實踐,培養學生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知識,所以實踐非常重要。在實踐中學生才能逐漸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小班額教學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只要教師能夠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注重學生的實踐,那么就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例如教學“圈圈跑”,教師在教學了相關的體育技巧后,教師留足時間給學生實踐。如可以讓學生做“圈圈傳球”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到實踐的樂趣,在實踐中鞏固體育技巧。只有注重實踐,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學會學以致用,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積極地、主動地投身到學習當中,不用教師監督與催促,也能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實踐教學一方面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另一方面也能團結學生。實踐教學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農村小學實行小班額教學是教育的趨勢,也是未來教育的方向。在小班額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讓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學會學習,享受學習。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既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小班額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訓練學生的思維。
參考文獻:
[1]張偉.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淺談普通話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147-148.
[2]孫克喜.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談在科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唱主角[J].課程教育研究,2013(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