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培培 張祖將 尹飄揚
摘要:近年來,P2P網貸平臺的數量迅速增加,而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前,P2P網貸平臺暴露的一些問題已經引起了金融界的廣泛關注,應運而生的網貸評級機構的運營原理,評級指標,公信力也在遭受頗多的爭議。文章對目前我國的P2P網貸平臺評級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就網貸評級中的相關問題從網貸評級監管主體、評級指標以及評級公信力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P2P網貸;網貸評級;評級主體;評級指標
在P2P網貸平臺在資金融通市場上顯示出貸款速度快、成本低等優勢時,其風險也在不斷增加,為了幫助投資者辨別各種網貸平臺的優劣,網貸評級機構也應運而生。由筆者收集的不完全統計數據可知,截至2017年年底,P2P網貸評級機構被用戶公認的大約有20家左右。2012年1月,首家個人評級機構羿飛評級首次發行;2013年9月,網貸之家首次發行;2014年9月,泰格金融和棕櫚樹首次發行,同年,中國社科院,中國網貸評價體系課題組相繼首次發行;2015年8月,德國萊茵集團首次發行,同年,大公國際,融360/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網貸協會,聯合信用,網貸天眼,貸羅盤,鳴金網,易觀智庫,大黃蜂也都首次發行評級報告;2016年12月,星火評級,風車理財首次發行評級報告;2017年3月,菲特財經首次發行,同年4月,希財網首次發行報告。具體年份分布情況見表1,從表1的統計情況來看,2015年成立的評級機構數量最多,其他年份趨于平穩發展。
表2為我國P2P網貸平臺評級機構整體情況統計表,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網貸評級機構的類型多數為網絡貸款搜索平臺,也有極少數的個人評級如羿飛評級,其中大多數為國內評級機構,只有一家國外的公司德國萊茵集團涉及了我國網貸平臺的評級。由此可見,具有官方認定的或是國際上信用評定的評級機構甚少,社會公信力上的缺失導致眾多的網貸評級機構的競爭力指數無法評定。從評級指標和評級方法而言,多數的評級機構的評級指標與方法都為該機構內部自己主觀設定,僅有極少數是經過多重審定分析決定,評級的制度沒有統一的標準,評價方法無針對性,專業性和規范性,而更多偏向主觀性。參與研究的網貸評級機構在信息中介與信用中介的定位不明確,大多數評級機構兼顧兩者,導致無法進行等級評定。從評級結果來說,P2P網貸評級的結果基本上都為公開發布,評級結果公布的頻次有按月公布如羿飛評級,但大部分是按年度公布評級結果。
1. 法律上缺乏明確指定的網貸評級主體,造成評級主體自身的良莠不齊。近年來,伴隨網貸行業發展,相應的評級評價市場也在不斷成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中評級機構包括咨詢公司、研究所、院校、媒體等,其中定期發布網貸評級的有融360、網貸之家、社科院、大公國際以及網貸天眼等機構。根據不完全統計的20家左右的國內大型著名的網貸評級機構,從查閱的資料和收集的信息統計后發現它們的機構類型,評級指標與方法制定等均存在諸多差異,而且差異較大。而在法律規范方面,也沒有明確地對網貸評級主體進行相關的規范說明與限制行為說明。
2. 操作中缺乏行業統一的P2P網貸平臺評級指標,造成評級結果的巨大差異。官方標準正式出臺之前,第三方網貸評級機構的評級體系與指標沒有統一化,業內評級亂象紛雜,曾經出現過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事實,同一個平臺在不同的評級機構之間的排名竟然相差了78名。此外,評級不一或許是由于利益訴求不一致所導致的。網貸評級平臺公布的信息提供是免費的,而目前大多數的網貸評級機構尚無清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而不少評級機構還兼帶做平臺品牌,營銷推廣方面的工作,因此,利益上的往來難免會造成行業評級的一大亂象。國內網貸評級第一案中,融360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兩次評級行為中,先后把短融網評為C和C—這兩個級別,短融網對此表示不認可,起訴融360侵害其名譽權。雖然最后的判決駁回了短融網的申訴,但是法院并沒有從專業性、技術性角度去評判融360的評級行為,而是從行為本身是否滿足商業詆毀構成要件的角度去審判評判,可見雖然融360方沒有被判存在過錯,但是足見目前的法律對于網貸評級標準這一塊還是存在漏洞,并且缺少專業機構的管理指導。
3. 實踐中評估機構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導致網貸評級結果缺少權威性和公信力。目前的許多評級機構與被評級機構之間存在著商業合作的關系,譬如融360發布的第一期報告后,與融360終止合作的平臺,在第二期的評級中,部分平臺直接從B—降到了C。而融360發布的第二期評級報告中,與其有合作關系的網貸平臺卻排名靠前。甚至有的第三方評級機構在發展過程中淪為P2P平臺的附庸,成為其利益鏈條上的一環。除了存在商業合作會導致網貸評級結果缺少權威性和公信力外,沒有監管政策的有效輔佐,在缺乏權威的信息來源時,網貸評級機構只能依賴P2P平臺主動提供的數據信息,很難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有的如實披露,反而得分低,有的弄虛作假,可能反而得分高。評級方尤其很難觸及壞賬率等關鍵數據,導致評級對于平臺風險的警示作用非常有限。
1. 明確監管主體,完善法律體系。我國應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第三方監管主體。銀行業、證券行業有明確的銀監會、證監會等監管主體,但新興互聯網金融行業缺少監管主體。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第三方監管主體,一是政府主導的監管主體不會和P2P網貸評級企業有直接的利益關聯;二是可以確保網貸評級平臺信用評級的可靠性。由監管主體進行監督,委托會計事務所開展審計工作,對網貸評級主體資產負債情況進行評估,以及對企業是否遵守行業準入準則情況進行監督。監管主體建立后,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制度和行業標準,明確網貸評級主體,規范網貸評級平臺,對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運營時需保證的準備金最低比率、擔保金的金額大小等做出詳細規定,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網貸評級體系。
2. 建立統一評級指標,增強信息透明度。建立統一的網貸P2P網貸平臺評級指標。一是對網貸平臺實行評級的準入制,制定相關網貸評級標準,達到評級標準的平臺才可提供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減少借貸者的風險;二是建立行業統一的網貸評級指標,提高披露義務履行程度,確保網貸評級報告的透明度和準確度;三是由監管主體收集、整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評級指標要素,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形成行業標準,同時搭建數據平臺,公開網貸行業的基本信息,從而增加P2P網貸行業的透明度,避免道德風險和信用風險。
3. 完善內部評級機制,提高評級機構公信力。P2P網貸平臺應不斷完善內部評級機制的設計。評級機構的工作前提是評級的公正性、專業性和規范性,評級應盡量減少個人評級的權力,采用評級小組進行專業評審。評級機構可以吸收專業人士增強評級公信力,監管主體共同參與評級,提高專業化程度和公認度。在評級報告公布前,告知投資者評級機構與網貸平臺是否存在利益關系,贏得他們的信任。減少評級過程中的主觀評價部分,在設計評級指標時,確保指標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黃金金.對P2P網貸信用評級監管現狀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05).
[2]尹海員,王盼盼.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現狀及體系構建[J].財經科學,2015(09).
[3]李鑫.金融監管與中國P2P網貸的發展及異化[J].財經科學,2016(05).
[4]張雪楳. P2P網絡借貸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14(08).
[5]張正平,胡夏露.P2P網絡借貸:國際發展與中國實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02).
[6]郭金良.P2P網絡借貨中投資者保護法律機制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6(03).
*本文系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指導項目“P2P網貸平臺評級研究”的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1711049063X)。
(作者單位:淮陰工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