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芳
摘要:近年來財政部不斷加強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中央和地方在研究完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推進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建設行業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實施以來,注冊中心作為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體系中中央執收單位,在十幾年的收費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依法履行收費職責,將考試收入及時、足額地繳入財政匯繳專戶,保證了建設行業考試經費供給,增強了財政宏觀調控能力。而地方建設廳及人事司所屬各繳款單位,積極履行收費職責,嚴格按收入收繳程序辦事,將考試收入及時、足額上繳財政匯繳專戶,保證了建設行業考試經費供給,增強了財政宏觀調控能力。文章介紹了建設行業非稅收入管理的進展及過程,在總結建設行業注冊中心非稅收入管理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分析了建設行業注冊中心非稅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了建設行業注冊中心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優化的建議,并對建設行業注冊中心收費標準進行調整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建設行業;注冊中心;非稅收入
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實行規范化的“收支兩條線”制度,國家制定了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改革的指導思想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和建立健全公共財政制度的要求,通過建立規范的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制度(后稱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政府分配秩序,促進執收單位依法履行職責,增強財政宏觀調控能力,加強財政管理監督,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財政部門設立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取消主管部門和執收單位設立的收入過渡性賬戶,規范收入收繳程序,健全票據管理體系,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非稅收入收繳的監督管理。政府收支分類的收入分類主要根據政府收入的來源和性質來劃分的,財政部制定的《2017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類科目的類級科目包括:稅收收入、非稅收入、債務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科目編碼“103043310”反映建設部門收取的各類考試考務收入的非稅收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以下簡稱“注冊中心”)作為建設部門中央執收單位,按照國家相關文件的規定,收取房地產估價師考試、勘察設計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注冊建筑師考試費等考試收費,收費全額上繳中央國庫,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建設行業非稅收入收繳過程是國家財政部門關于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一部分,現就建設行業中央執收單位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的幾個問題進行闡述。
按照財政部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財庫[2002]37號)和《中央單位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試點辦法》的通知(財庫[2002]38號)要求,注冊中心作為建設部直屬事業單位,納入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改革試點范圍,是建設部門各類考試考務收費的執收單位,2003年以前,注冊中心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文件規定,將注冊中心管理的建設行業各項考試項目、注冊項目的考試費、注冊費繳入單位基本賬戶,考試、注冊支出根據業務需要自行安排,自2003年開始,根據財庫[2002]37號、財庫[2002]37號文件要求,一部分考試項目納入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由各地方繳款單位將建設行業各類應繳入財政匯繳專戶考試考務費上交中央財政匯繳專戶,支出經費由注冊中心編制預算,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經財政部核批后撥入注冊中心零余額賬戶,考試收繳及業務用款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另一部分考試項目收費按規定仍按原渠道上交注冊中心自有賬戶,兩種管理方式并行,截至2015年,注冊中心全部行政事業性考試收費全部上繳財政匯繳專戶,由于注冊中心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仍然有經營性收入,但主要職能是承擔考試及行政許可職能,經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目前劃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及辦公經費由自有資金承擔。
自2003年收入收繳制度改革以來,注冊中心作為執收單位,按照財庫[2002]38號文件要求建立登記、領用、使用、保管《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以下簡稱《繳款書》)制度,妥善保管《繳款書》相關資料,包括《繳款書》登記簿、收入臺賬、相關電子信息,從2010年起,每年4月月底前,上級主管部門對執收單位上年度使用《繳款書》的情況進行審驗,在《〈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審驗表》上出具審核意見,抄送財政部北京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并按規定將保存期滿的、符合核銷條件的《繳款書》進行核銷。執收單位應將《繳款書》視同會計憑證的原始憑證管理,加強保管工作,防止丟失。財政部、主管部門、執收單位、代理銀行要定期核對收入收繳信息,保持賬目一致,執收單位與繳費單位要經常核對賬目,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加大欠繳收入清理力度,做到應收盡收,確保非稅收入應收盡收、足額入庫,不得多收、亂收、少收或不收,對國家文件取消收費、停征收費,堅決取消、停止收費。
2015年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啟動了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試點工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軟件也從單機版向著網絡化、集中式控制的電子化網絡版系統發展,收繳系統電子化后,財政部、代理銀行、主管部門能及時掌握執收單位及繳款單位信息,方便執收單位管理繳款單位上交費用,及時掌握繳款單位交費信息,繳款單位通過執收單位出具的非稅收入電子繳款書上交考試考務費,繳款碼具有多方認可性和繳費唯一性,提高收繳管理效率,跨省異地繳納考試費大大方便了繳款人,有利監管,優化收入收繳流程。
注冊中心依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文件規定的考試項目和收費標準進行收費,十幾年間,考試項目和收費標準都有變化。2003~2017年,注冊中心向各地繳款單位收取建設部門考試考務費并納入財政匯繳專戶的金額共計48932.54萬元,其中2003年為634.67萬元;2004年為881.79萬元;2005年為542.55萬元;2006年655.52萬元;2007年1335.16萬元;2008年1114.19萬元;2009年1903.03萬元;2010年2822.10萬元;2011年3996.09萬元;2012年4791.61萬元;2013年5997.50萬元;2014年6098.67萬元;2015年5951.06萬元;2016年6226.58萬元;2017年5982.02萬元。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合理的建設行業的考試標準收費管理辦法,向考生收取的考試費即不增加考生負擔,又能滿足考試組織機構經費的需要,注冊中心十幾年來非稅收入,與注冊中心組織考試過程中組織專家命題、印刷試卷、閱卷等支出基本匹配,保證了考試工作的實施,提升了建設行業執業人員的素質,保證了人民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多種電子繳款技術的應用,通過推行非稅收入電子繳款,實現資金和信息自動匹配并直接繳入國庫的技術條件成熟,使收費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收入收繳程序和資金更加透明,資金得到了充分利用,管理人員減少繁瑣的登記賬、核對賬的工作,從而更好的分析數據、解決其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推進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管理。
1. 收款主體存在多樣性
執收單位面向全國繳款單位收費,繳款單位所屬不同的部委,行政關系情況復雜,各繳款單位有的省在建設行業注冊中心,有的省在人事主管部門,同一個省份有的是兩家單位分別管理收費,且收費職能還經常變更部門,聯系人和聯系單位也經常改變,給聯絡工作及《非稅收入電子繳款書》、《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的開具造成很大的因難。
2. 收費繳款管理情況復雜
由于繳款事項多,建設行業收費項目多達20余種,部分繳款單位欠款延續時間較長,催繳欠款經常要追溯多年以前。而且,繳款模式多樣化,例如因為異地電匯,不能面對面對帳,給對賬、催款、繳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個別繳款單位考生人數少,考試考務成本較高,上繳考試考務費不主動,對欠款單位沒有相應行政的手段促使其上繳欠款。
3. 收款監督機制不健全
執收單位每年根據全國各地考生報考人數及收費標準形成各地繳款單位的收費金額,與繳款單位核對賬目后,下發非稅收入電子繳款書,繳款單位上交考試考務費,每年的繳款單位考生人數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部門匯總全國各地人考部門上報報考人數,中間環節很多,每年執收單位收到人考部門各地考試報名人數時間較晚,中間環節較多,不能及時將考生人數生成各地應繳款,造成部分地方不能及時上交考試費,影響非稅收入入庫。
1. 合理設置收費崗位
建議設立收費崗位,安排收費人員按程序進行收費管理,通過設立收費臺賬,每年定期向各地繳款單位下發非稅收入電子繳款書,與各地繳款單位核對賬目,積極催款,保證考試收費納入中央財政專戶。收費管理人員在工作實踐中建立并完善了建設系統繳款單位通訊錄和人事考試部門繳款單位通訊錄,在考試項目所屬管理單位列表中,清楚地標明了各上繳單位管理職能,明確了向誰催款、向誰對賬、向誰下發非稅收入電子繳款書的問題,及時地將變更信息通知寄往各地,建立了各地欠款總賬、明細臺賬,還建立了各地來款續時臺帳,杜絕了因執收單位自身原因而出現的賬目錯誤,還可以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取得了繳款單位的信賴,使催款工作扎扎實實地展開。
2. 樹立服務理念
建立以“為政府服務,為執業人員服務”的服務理念,有時為把賬目核對清楚,僅一筆匯款要打幾個甚至十幾個電話,由于溝通到位,主動與應交款上級主管部門聯系,大大提高了回款率,收費工作最終得到了絕大部分省市的繳費部門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常年的業務聯系,與各省的繳款人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為完成催繳收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費管理人員能堅持國家的收費政策,把握催繳原則,通過不斷努力使得許多單位多年的欠款也被追回。繼續注重加強執收單位內部建設,完善工作目標責任制的同時,把質量標準細化到每個崗位,明確了每位員工各自的工作質量目標,通過自查自糾,不斷地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和責任心。
3. 定期開展培訓
建設行業各地方繳款單位共計四十余個,各繳款單位缺少交流平臺。各地繳款單位日常工作涉及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中央執收單位幫助,中央執收單位下達文件、催款,雖然各地上報中央執收單位的考試考務費標準是一致的,但因各地考生人數不同,各地方同一科目向考生收取的考試收費標準是不同的,中央執收單位應該了解各地繳款單位收費的標準,以便今后更好實施收費管理,這些都需要一個網絡平臺相互交流。所以應建立一個業務交流平臺,方便中央執收單位及各地方繳款單位交流。中央執收單位還應針對繳款單位,定期開展調研和業務培訓活動。
目前,建設部門按照《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重新發布中央管理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財稅[2015]68號)規定的收費項目,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改革全國性職業資格考試收費標準管理方式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1217號)文件測算出建設行業考試考務收費標準,向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備案,以正式文件形式向社會公布,收費標準體現了成本補償原則,考試考務費的調整間隔原則上不少于兩年。發改價格[2015]1217號文件提高了收費標準的決策效率和透明度,各部委依照文件精神自行測算收費標準,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推進了簡政放權,減少了行政審批。但在建設行業執業實踐中,還有些現實存在的問題,應在收費標準測算中得到體現。
1. 單位性質不同,收費標準應不同
中央級執收單位多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及辦公經費無財政撥款,財政經費只用于承擔的考試項目及行政許可事務,人員經費及辦公經費占日常支出比例較大,事業基金使用越來越多,結余越來越少,若無其他經營收入,將無法承擔政府委托職能,完成公共事務。所以,建議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考試收費標準的核定應區別于其它事業單位考試收費標準的核定,財政應適當考慮自收自支執收單位人員經費的預算支出。
2. 考生人數不同,收費標準應不同
建設系統考試性質及其形式不同于其它行業系統的考試,部分考試規模較小,除一級建造師外,其它專業考生人數每年少的幾百人、幾千人,最多只有三萬人左右,考生人數較少的,特別是考生人數在3萬人以下,根本無規模效應,考試命題和閱卷評分工作成本高,考生人數在5萬~10萬人之間才有一定的規模效應,考生人數達到幾十萬人,特別是上百萬人之后,才具備規模效應,收費標準的核定雖然考慮這方面的因素,但對收費標準的影響較小。
3. 考試難度不同,收費標準應不同
建設系統執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公共財產的安全,要求執業人員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持別是具有較強的執業實踐能力,所以,建設系統考試命題和閱卷評分工作專業性強,技術層面高,標準高。為保證通過考試能反映出考生的實際能力,建設系統通過特有的作圖考試方式進行綜合評價,為此,命題和閱卷評分專家都來自一線有實踐經驗的副總工以上級別的專業人士,部分考試特別是建筑師考試的考生要做三門作圖題,為體現考生設計能力,用2號硫酸圖紙現場作圖,因閱卷工作量大,需要用300余名評分專家工作12天才能確定考生成績,一級建造師需要用500余名評分專家工作十幾天才能完成閱卷工作,與其它行業系統比較,耗時、耗力、耗財,所以,建設系統考試成本遠大于其它行業的考試成本,故不應制定同一考試收費標準原則,應探討更加科學性的收費標準方案,根據建設系統命題和閱卷評分等考試其特殊性,按照考試實際成本的需求核定考試收費標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財庫[2002]37號)[Z].2002.
[2]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中央單位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試點辦法》的通知(財庫[2002]38號)[Z].2002.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財辦庫[2006]360號)[Z].2006.
[4]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中央單位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試點工作的通知(財庫[2015]92號)[Z].2015.
(作者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