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研究院是新型研發機構的最重要的一種形式。首先介紹幾個國外發展較早的IT行業企業研究院,然后介紹國內制造行業、通信行業、互聯網行業的幾個代表性企業研究院。通過分析,發現國內企業一般是在上世紀90年代逐步建立研究院。企業研究院的功能主要是整合企業內部的研發團隊,為企業發展提供長期戰略支撐。最新發展的技術支撐驅動下的智庫型研究院也成為了企業研究院的新模式。最后提出吸納更多外企在華設立企業研究院的政策建議。
Abstract: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First of all, we introduce some advanced IT industry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s abroad, then introduce several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Internet industry. Through data collation and data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domestic enterprises gradually establishe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1990s. The function of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 is to integrate the internal R&D; team and provide long-term strategic support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support driven think tank institute has also become a new model of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 Finally, it proposes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o attract more foreign companies to set up enterprise institute in China.
關鍵詞: 企業研究院;研發機構;智庫;數據分析
Key words: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R&D; institution;think tank;data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085-04
0 引言
新型研發機構主要由企業、大型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導建設。從區域創新的視角來看,高校、大型科研院所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知識創新主體,企業是從事應用研究的技術創新主體,最終各方通過產學研合作能有效提高區域整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前期研究已經探討了高校主導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運作管理模式[1],本研究主要探討企業主導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運作管理模式。企業研究院是指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成立的專注科技研發的獨立法人單位,一般研究院下轄多個研究中心。企業研究院實際上比高校主導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出現時間更加久遠。國內外不少知名集團企業都建設了企業研究院[2],運作管理制度相對成熟些,非常值得其他類型的新型研發機構借鑒參考。
1 國外企業研究院發展
1.1 國外企業研究院早期的代表[3][4]
國外企業研究院在歷史中起過非常重要作用的早期代表包括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和施樂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等,以下簡要梳理這兩家企業研究院的建立與研究領域。
貝爾實驗室成立于1925年,是美國電信運營商AT&T;成立的一個在國際上非常有名的研究機構。在貝爾實驗室誕生了很多重大的發明,例如通信衛星、數字交換機、移動通信設備等等。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培育了7位諾貝爾獎得主。目前貝爾實驗室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算法、分析與安全,應用與平臺、固定與無線訪問、IP和光網絡、新媒體和設備、網絡系統等。2016年該實驗室被Nokia收購。實驗室還發行一本信息與通信領域的期刊,名為《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實驗室目前與IEEE合作,提供貝爾實驗室的完整期刊檔案,包括貝爾系統技術期刊(1922-1983)、AT&T;貝爾實驗室技術期刊(1984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技術期刊(1985-1996)和貝爾實驗室技術期刊(1996-至今)。
施樂帕克研究中心成立于1970年,是美國施樂公司旗下的研究機構。美國施樂公司是全球最大數字與信息技術產品生產商,是一家全球500強企業。是復印技術的發明公司。施樂帕克研究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圖市(Palo Alto),臨近斯坦福大學。該研究中心也誕生了不少具有創造性的信息技術和硬件系統方面的成果,例如激光打印機、面向對象編程、圖形用戶接口(GUI)、泛在計算等等。目前研究領域包括清潔技術、超材料、用戶界面設計、普適計算和上下文感知系統、數字制造以及嵌入式、智能系統的基于模型的控制和優化等。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在2002年起轉型成為一家獨立的全資子公司(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1.2 國外企業研究院發展現狀[5][6][7]
國外知名的IT企業包括美國微軟公司、IBM公司和韓國三星公司都建立了研究院,重視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凝聚一流科技人才,為企業可持續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
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英文縮寫:MSR)成立于1991年,是微軟公司的下屬研究機構,位于美國華盛頓州Redomond園區(微軟總公司所在地)。研究院主要硏究不同的計算機科學主題與問題,并堅持為“支持長期的計算機科學硏究而不受產品周期所限”的理念。隨后,1997年微軟公司在英國劍橋成立微軟英國劍橋研究院,主要開展機器學習、信息安全、數據挖掘、操作系統、編程與網絡技術等研究。1998年,微軟亞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超過230名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并接納了超過300名的訪問學者和學生,主要研究自然用戶界面、下一代多媒體、數據密集型計算、查詢和在線廣告,以及計算機科學理論等。2005年1月,微軟公司在印度班加羅爾成立微軟印度研究院,研究人員約50人,并有大批實習生支持研究。主要再進行多領域的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究,并與多所學校與研究機構有密切交流。
IBM研究院在全球擁有十二個實驗室。其中三處在美國本土,分別是:托馬斯·J·沃森研究中心(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共分布在三個位置,分別是紐約州約克鎮(Yorktown, New York)、霍桑(Hawthorne, New York)、以及馬薩諸塞州劍橋(Cambridge, Massachusetts)。愛曼登研究中心(Almaden Research Center),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荷西(硅谷)。奧斯汀研究實驗室(Austin Research Lab),位于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而在美國本土之外的九處為:瑞士的蘇黎世、以色列的海法、日本的東京、中國的北京、印度的德里和班加羅爾、肯尼亞的內羅畢和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愛爾蘭的都柏林、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其中IBM中國研究院于1995年在北京成立,2008年IBM中國研究院上海分院成立。目前的重點研究課題包括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及認知計算的技術創新及應用,在電力與能源、物流與供應鏈、醫療、電信及金融服務等領域均有相關解決方案。
三星研究院在歐洲、中東、東南亞、中國、日本、北美、拉丁美洲地區和國家共有22個研發中心,并有超過2萬名研究人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數據智能、智慧機器、物聯網、下一代媒體、信息安全、Tizen操作系統等。2000年8月,三星電子中國通信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專注研究突破性的技術以及人工智能、4G/5G/下一代通信、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3GPP標準等。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費,與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均有研究合作。隨后陸續在南京(2008年)、廣州(2008年)、天津(2010年)、深圳(2013年)組建研究院。南京研究院主要從事智能手機、電視、冰箱、智能音箱等電子產品的軟件開發和性能優化研究,在數據分析、沉浸式媒體處理和物聯網方面具有研究優勢。2008年至2017年,申請了超過500個專利,包括43個國際專利和498個國內專利,同時在大數據、用戶研究領域發表了國際和國內期刊論文。廣州研究院主要為主流運營商和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移動終端,擁有接近1000名員工,其中超過70%是專職研究人員。深圳研究院擁有超過200名工程師,其中65%擁有碩士學位,主要負責設計遠程無線電設備(RRU),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天津研究院擁有900多名員工,主要 從事GSM, WCDMA, TD-SCDMA and TD-LET等標準研究。
2 國內企業研究院發展現狀
國內傳統國企研究機構偏重學術研究,研究成果與業務經營脫節。具有現代特征的國內企業研究院起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下按照家電企業、通信企業、互聯網和計算機企業的三個分類介紹有代表性的企業研究院案例。
2.1 家電企業研究院[8][9]
海爾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12月,是海爾集團的核心技術機構,承載著為集團創全球知名品牌提供核心技術支持的使命,整個研發網絡包括國內外建立的48個科研開發實體機構。研究院目前著重于下列領域的研發:制冷技術、網絡家電技術、控制技術、集成電路、環保、節能技術、智能家居集成技術、新材料和工業設計等。并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①整合全世界的研發資源,將前沿技術商品化;②使用軟件集成技術,提升產品附價值,并降低各類成本;③制定和實施具有自主版權的技術標準,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④為集團全球的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持;⑤實時采集和分析全球經濟、市場和技術的情報數據,為集團提供決策支持。研究院研發網絡運作流程是是,首先通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信息心,收集并研究用戶最新的需求。然后,通過全球科技資源整合,滿足用戶的最新個性化需求。最后,使用軟件集成技術在產品研發中提高附加值和降低成本。
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為美的集團旗下核心技術科研機構,主要承擔集團技術創新、平臺創新、技術戰略和創新創業等工作。通過整合全球優勢資源,自主研發和融合創新,支撐集團的全球化戰略實施。除順德總部,還在中國上海、中國深圳、美國設立研究機構,未來計劃在德國、中國臺灣等設立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積極推動與海內外知名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推動基礎技術研究、高新技術應用、人才培養。已與30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中央研究院著重開展人工智能、傳感器、流體技術、固體力學、熱力學、材料及涂層技術、水處理、健康營養服務等領域的應用研究。通過系統研究及技術布局,既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全品類基本性能指標國際一流。又能從高技術起點切入新產業,推進技術的產業轉化,形成新的高新技術產業。
格力電器公司研究院體系包括制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數控機床研究院、物聯網研究院、電機系統技術研究院、裝備動力技術研究院等12個研究院。研究院人員超過1萬人,并建有“空調設備及系統運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節能環保制冷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和超過700多個實驗室。每個研究院所一般包括自動化設備制造中心、基礎零部件研發中心、產品研發中心、實驗室檢測中心、模具中心、試制中心等,形成了面向基礎研究、工程化應用技術、產業化應用技術的完整研發體系,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
2.2 通信企業研究院[10]
通信企業以華為研究院為代表,華為公司在中國、德國、瑞典、俄羅斯及印度等多地設立十六個研究所。在國內由深圳總部的中央研究院以及分布全國多個城市的8個研究所組成。1995年,華為中央研究院剛成立的時候稱為“中央研究部”,簡稱中研部。中研部的建立標志著華為的研發體系開始正式形成。中研究部下設交換機業務部、智能業務部、無線業務部、新業務部、基礎研究部等部門。其中,前三個部門是面向產品的研發,產品銷售給外部客戶,基礎研究部面向這三個業務部從事芯片自主研發。劃分業務部的一個主要依據是是否形成了生產和銷售。在每個業務部下面,還設立有各個產品部。
2.3 互聯網與計算機企業研究院[11]-[14]
互聯網和計算機企業存在兩種類型研究院,第一種是技術型,一種是智庫型。前者以百度、聯想公司研究院為典型代表,后者以阿里、騰訊為代表,形成了致力于成為現代科技與社會人文交叉匯聚的新型研究院平臺。
聯想研究院(Lenovo Research)創立于1999年,是聯想集團的公司級技術研發機構。研究院從事IT、計算機領域和智能設備和服務的技術研究,為聯想的眾多產品和服務注入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理念,提升用戶體驗。研究院在中國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國和日本都有研發中心。除上述地區和國家外,在中國武漢、中國香港,印度,美國硅谷,德國,以色列以及澳大利亞也有研究團隊。目前,聯想研究院戰略是推動聯想從純設備公司轉為“設備+云”、“基礎設施+云”的公司,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智能設備、大數據分析、云計算、5G、智能生活產品和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百度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最早在2013年初,百度公司決定成立了世界第一個深度學習研究院(IDL)。隨后陸續成立了大數據實驗室(BDL)、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后來組建百度研究院,,深度學習研究院就改為深度學習實驗室。所以百度研究院當時包括IDL、BDL和SVAIL三個實驗室。2018年1月,研究院宣布設立商業智能實驗室(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目前研究院隸屬于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下設五大實驗室:分別是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大數據實驗室(BDL)、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商業智能實驗室(BIL)、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前瞻基礎研究,布局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方向,服務百度作為人工智能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阿里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是依托阿里巴巴集團海量數據,重點研究小企業前沿案例,以開放、合作、共建、共創的方式建立的新商業知識平臺。研究院由阿里數據經濟研究中心和阿里跨境電商研究中心組成。研究院與業界專家、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專注電子商務、宏觀經濟、產業轉型升級、信息經濟等研究領域,共同發布了aSPI-core、aSPI、aEDI、aCCI、aBAI及數據地圖等創新性數據產品和研究報告,以及撰寫了幾千個中小企業經典案例。研究院組織架構的特點是“大平臺+小前端”,大平臺是指數據平臺和智庫平臺,小前端是指多個研究小組。研究院設有學術委員會,聘任多為行業、學術界專家。研究院發起、參與了多個社會化的研究社群,如信息社會50人論壇、微金融50人論壇、網規研究中心等。研究領域包括消費研究、新治理研究、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大數據與云計算、跨境電商研究等。
騰訊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依托企業擁有的多元產品、豐富案例和海量數據,通過與業界研究專家學者的開放合作,圍繞互聯網產業發展焦點問題開展研究,包括圍繞互聯網法律、公共政策、互聯網經濟、大數據等研究方向,不斷發布公開數據分析報告,為產業政策制定提供決策支持,推動產業的健康持續化發展。
3 總結與政策建議
總而言之,企業研究院的戰略目的主要包括①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經驗與技術研究的有效分享;②為未來發展儲備3-10年的與業務相關的前瞻性基礎研究理論儲備、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同時推進這些技術的產品化,形成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商品;③成為產學研基地,廣泛聯系國內外高校和關聯企業,獲得關鍵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④收集市場情報,進行大數據分析,運用產品規劃手段,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為企業產品研發給予指導;⑤成為企業產業行業分析、企業管理和關鍵技術研發攻關人才的聚集地;⑥不斷引入先進管理制度,通過結合企業具體現狀,融合創新后進行推廣,提升企業整個企業管理和研發管理水平。
從省級科技管理視角而言,首先應該繼續吸引外資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究院,實施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其次鼓勵作為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尤其是集團企業,結合國家以及省市科技政策,按新型研發機構申報要求,成立獨立法人實體的企業研究院。一方面容易單獨核算研發費用,另一方面更方便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納入地區科技統計。外企在中國的研究院一般具有成熟的技術管理制度,非常值得新成立的企業研究院參考。研究院成立后可以參考百度研究院模式,考慮按技術領域劃分下屬各研發中心。至于阿里、騰訊類型的智庫型研究院就不屬于新型研發機構政策支持范圍。
參考文獻:
[1]趙劍冬,戴青云.高校主導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運作管理模式[J].中國高校科技,2017(12):11-15.
[2]Robert Buderi. 企業研究院[M].中信出版社,2003.
[3]貝爾實驗室. 實驗室網站簡介[EB/OL].https://www.bell-labs.com/about, 2018-4-18.
[4]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簡介[EB/OL] .https://www.parc.com/about/, 2018-4-18.
[5] 微軟研究院. 研究院簡介[EB/OL].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 2018-4-18
[6]IBM研究院. 研究院簡介[EB/OL]. http://www.research.ibm.com/, 2018-4-18.
[7]三星研究院. 研究院簡介[EB/OL]. http://research.samsung.com/, 2018-4-18.
[8]百度百科. 海爾研究院 [EB/OL]. https://baike.baidu.com/,2018-4-18.
[9]格力公司.格力簡介[EB/OL].http://gree.com/pczwb/gygl/qyjj/20180319/detail-17935.shtml, 2018-4-18.
[10]張利華. 華為研發[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9
[11]聯想研究院. 研究院簡介[EB/OL].http://research.lenovo.com/webapp/view/index.html, 2018-4-18.
[12]百度研究院. 研究院簡介[EB/OL]. http://research.baidu.com/, 2018-4-18.
[13]阿里研究院. 研究院簡介[EB/OL].http://www.aliresearch.com/, 2018-4-18.
[14]騰訊研究院. 研究院 簡介[EB/OL].http://www.tisi.org/ , 201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