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全,許成葳,葉瑜昊,崔聚豐,毛虹力,李若輝
(南京林業大學 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辦公家具設計也是在與時俱進,市場上辦公家具行業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面對這樣巨大的競爭壓力下,如何能夠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用戶體驗則是關鍵。面對眾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能夠盡可能滿足消費者對于辦公家具的需求,讓消費者得到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從而打響自己的品牌,這一切就是要靠一個好的辦公產品帶來的一個好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簡稱UE/UX),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一個完整體驗,它是主觀意義上的感受,每個人的用戶體驗會因為許多因素而不同,但對于一個明確的群體用戶,他們的用戶體驗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這個共性可以通過一些設計實驗來認識。用戶體驗的中心是用戶,用戶體驗設計的對象是產品,而反饋的則是用戶,因此,研究用戶體驗必須熟悉用戶,在用戶的角度上設計產品,對于一個明確的群體用戶,他們的用戶體驗共性是有跡可循的,掌握這些共性才能設計出好的用戶體驗產品,用戶體驗會因人而異,每個人對于產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最為基礎的辦公椅子,有的用戶主要是為了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姿勢,從而達到延長工作時間的效果;而另外一群用戶則是由于工作原因,需要時常走動,他們需要的則是能夠方便移動的辦公椅,需求不同,用戶體驗也不同。用戶體驗會隨時間而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會因為時間而改變,在一種潮流興起時,用戶會對于這樣順應潮流的產品使用時抱有好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蘋果手機的無鍵盤設計潮流會使用戶在使用有鍵盤手機時,有不好的體驗,感覺太笨重,呆板,然而這兩種設計各有好處,最終的鍵盤手機卻因為不好的用戶體驗而被大多數手機廠家淘汰。
一個產品的用戶體驗應該是滿足用戶需求,針對用戶使用時的心理,從而設計出用戶體驗的最佳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可以在滿足對大多數用戶需求的同時,引導用戶更好的去使用產品,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面向用戶體驗的設計方式是一種在設計中獲取用戶體驗以提高設計質量的設計手段。這種設計方法有別于傳統方式,增強了對用戶情感上的關注,因此,一個成功的面向用戶體驗的辦公家具設計除了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與適應用戶在工作中的行為習慣,還要能夠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一)用戶體驗層次。唐納德·諾曼在《情感化設計》將人類認知事物分為三個層次: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本能層是人對事物即刻的情感效果;行為層是人對事物的易用性等的物理感受;反思層則關注事物給人留下印象的情感感受。
我們可以將用戶對產品的體驗也分為三個層面:知覺意義上的體驗、行為意義上的體驗和情感意義上的體驗。
知覺意義上的體驗。知覺意義上的體驗是指用戶通過視覺、觸覺和嗅覺等感官本能地對產品的材質、色彩和氣味等物理特性做出的反應。是最為初級的體驗感受。
行為意義上的體驗。行為意義上的體驗是指用戶對產品使用方式和使用過程的感受,包括產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以及產品信息的可讀性和易讀性。
情感意義上的體驗。情感意義上的體驗在知覺意義上的體驗和行為意義上的體驗之上產生的深層的反應,是產品的使用和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等給用戶帶來的滿足、愉悅感和尊重。
(二)用戶體驗層次的設計方法。阿蘭·庫珀在唐納德·諾曼的觀點基礎上,提出與之對應的體驗目標、最終目標和人生目標,用戶體驗目標可以通過產品直接的物理特性吸引用戶; 最終目標是決定產品整體體驗的最為顯著的因素之一:滿足用戶的需求,讓他們覺得物有所值;更深層次的人生目標通過對產品整體設計、戰略及品牌的關注,贏得忠實用戶。
根據用戶體驗的三個層面和三個目標的觀點,對基于用戶體驗的辦公家具設計方法可以分為面向知覺體驗的設計方式、面向行為意義上的設計方式和建立在其他兩種設計方式之上的面向情感意義上的設計方式,三者相互關聯不可分割,同時又各有其特殊性。
1.面向知覺體驗的設計方式。面向知覺體驗的設計方式源于人類的本能——視覺、觸覺和嗅覺等——這些是人類對家具最原始最直接的用戶體驗,關注點包括使用家具產品的形態,所使用材質的氣味、色澤以及觸感,通過對這些要素來提升用戶對家具產品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量。
2.面向行為體驗的設計方法。面向行為體驗的設計方法關注的是用戶的使用需求,包括工作習慣、思維方式等;考慮的是家具的功能和實現,包含四個要素:功能性、易讀性、易用性和感受,最終使用戶在使用辦公家具時更加便利和舒適,提升使用體驗。
3.面向情感體驗的設計方法。面向情感體驗的設計最重要的就是能夠使用戶體會到尊重,這種尊重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能夠讓用戶感受到辦公家具對自己的尊重,辦公家具能夠順應用戶的使用習慣、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二是能夠通過這個購買或使用辦公家具時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這主要取決于這款辦公家具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

圖1 用戶體驗的設計考慮要素
在針對用戶體驗開展的設計中,對于用戶體驗的多重要素,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包括了用戶、產品、社會背景、文化背景和環境背景等,所有這些元素都影響了用戶在實際體驗中的感受。而針對其中四個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元素,為了設計的有效展開,我們認為可以建立一個從大到小,從抽象到具體的概念模型。在使用環境、用戶群體、用戶期望和用戶行為四個元素中產生一個逐漸深入的關系,也是我們在針對用戶體驗設計中逐漸深入的設計過程。
任何一件產品都有其存在的環境,而環境中又包含了不止一件的產品。作為用戶對辦公家具認知過程的第一步,在還沒有實際體驗辦公家具家具前,用戶已經存在于辦公室這一環境中,所以在使用環境元素的考慮中,就已經帶入了用戶體驗的情感,而非在實際體驗過程中才產生了用戶體驗的情感因素影響。針對辦公環境的設計,既是對家具造型風格、適用性的要求,也是家具反饋環境情感的需要。
在這里所說的用戶群體要素,主要考慮的是在針對用戶體驗設計的過程中,針對設計的產品,有預見性的選取正確的用戶群體,包括了產品的消費者、使用者、觀眾。產品的消費者決定了如何針對這個群體設計出更具有消費動力的產品;辦公家具的使用者決定了如何針對這個群體設計出更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產品的觀眾決定了如何針對這個群體設計出更具有話題的產品。例如菲利普斯達克設計的外星人榨汁機,使用價值并不高,但針對產品的觀眾產生了獨特的話題,同樣提升了產品的用戶體驗效果。
用戶期望是用戶在體驗產品前預先的心理目標,針對用戶體驗的滿意程度可以簡單的建立一個公式:用戶體驗的滿意程度=用戶體驗價值-用戶期望價值。在這個公式下,我們可以認識到要設計出更令人滿意的產品,用戶期望的程度是我們必須考慮的要素之一。針對用戶體驗的設計中,通過分析用戶對產品的期望,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基本的產品的需求信息,以此達到用戶的期望價值。
在用戶體驗的過程中,用戶實際的行為影響了辦公家具的形態、交互設計、人機關系等多方面。而針對用戶行為要素的考慮,有助于在產品最后的功能結構、操作模式等細節方面進行更有方向性的改動。通過分析特定群體的用戶行為,有助于在設計人員的設計過程中塑造產品最終的真實使用情景,完善家具細節。
基于用戶體驗的設計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家具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品牌價值,用戶體驗是用戶各方面感官認知的綜合結果,受家具的造型、材質、文化內涵、人機等各多因素影響,將帶來制造工藝和營銷模式等新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