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韻 朱文青
隨著“二孩政策”的落實,追生“二寶”的家庭越來越多。對一些哺乳期的二孩媽媽來說,有了第一次帶娃的經驗,第二次帶娃更加得心應手,尤其在營養方面特別講究。
“漲奶的時候,把多余的奶水分給大寶喝!”近日,不少媽媽論壇里都在轉發這樣的“好辦法”。一些二孩媽媽實名出鏡分享了自己的“漲奶妙招”——將多余的母乳冷藏起來,留給兒童期的“大寶”喝,既解決了漲奶的難題,又能給“大寶”的營養“加餐”。
然而,這樣看似一舉兩得的辦法真的好嗎?
6歲的小女孩,本該天真活潑惹人愛。可來自湖南岳陽汨羅縣的小女孩琴琴卻總是低著頭,不敢與小伙伴們對視。學校老師告訴家長,除了性格越來越孤僻,琴琴還有一個奇怪的小動作——同學一看著她,她就雙手抱緊自己,顯得特別緊張。
2018年5月,父母以為孩子有心理疾病,帶琴琴來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掛號看診。誰知,在醫生的檢查下,并沒有發現孩子的心理異常。
琴琴到底怎么了?接診的醫生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出在了身體的微妙變化上:6歲的孩子,胸部竟然發育了。
琴琴生活在一個二孩家庭,媽媽是位很懂得照顧人的全職太太,弟弟今年才8個月。由于當年生琴琴的時候,媽媽營養跟不上導致奶水不足,琴琴1歲不到就斷奶了,這次懷二孩,媽媽特意大補特補。沒想到,母乳喂“二寶”綽綽有余,于是,為了不浪費奶水,媽媽決定給琴琴“加餐”,彌補當年母乳不足的營養缺失。就這樣,琴琴每天晚上都會喝一杯母乳。這樣堅持了半年時間,最終導致胸部提前發育了。
“母乳中含有的大量雌激素可能是孩子提前發育的原因。”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鐘燕說,對于兒童期的女孩來說,雌激素超量風險很大,不及時發現,最終可能讓兒童因性早熟導致個子矮小、發育不完全等。
像琴琴一樣的兒童并不少見。據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科門診部統計,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因懷疑性早熟而前來就診的兒童就有5個。
“大多數家長只知道母乳喂養的好處,卻并沒有做到科學的喂養。”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曾津告訴筆者,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母乳會都曾要求“純母乳喂養至六個月,母乳喂養應至少十二個月,喂養至兩歲斷奶。”也就是說,兩歲以后的孩子消化系統已經逐漸完善,靠輔食能夠基本滿足營養需求,不需要再依賴母乳喂養。
曾津說,盡管目前并沒有醫學調查來證明母乳喂養大齡兒童有健康風險,但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兒童性早熟與飲食有很大的關系。大齡兒童吸收母乳中大量的雌激素、過量的營養物質等,都可能導致孩子提前發育或性早熟。
“不同的孩子提前發育的情況與原因都不一樣,不能全都歸為性早熟。”曾津告訴筆者,通常寶寶出生后的1000天時間,各種因素對兒童早期發育及成年健康和疾病的影響重大,其中,母乳占很大因素比例。而隨著年齡增大,飲食、環境、生活習慣等對孩子發育情況的影響比例會更大,所以,一旦孩子出現性早熟的趨勢,家長應該帶孩子及時就醫,分辨清楚您孩子的癥狀是屬于青春期提前還是性早熟。
曾津解釋,青春期發育提前是相對于群體而言的一種傾向,它是一個平均值,只能說明在同一個地區不同時間段內變化的現象。而性早熟是就個體而言的。青春期發育提前和性早熟之間有一個度的界限和衡量標準,當青春期發育提前到一定程度時,就有可能變成性早熟,而性早熟通常是有診斷標準的,比如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征的發育異常性疾病,而性早熟的孩子除了青春期發育提前外,往往相對于同年齡的孩子可能會高一些,但是性早熟的孩子的骨骼會提前閉合,最終影響到發育完全后的身高,成人之后會比別人矮,所以需要進行專業治療。
“有一些性早熟是被過多的營養和高脂肪補出來的。”那么,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媽媽們該怎樣避免營養過剩導致的兒童性早熟呢?筆者結合兩位專家的意見,列出 了以下5點建議。
1.建議媽媽多吃一些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飲食,比如蛋類、牛羊肉,減少進食豬肉。每天保證500毫升的奶,多吃一些深色蔬菜以及維生素D的補充劑。
2.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給出的建議:哺乳期媽媽每日鈣質的需求量為1000毫克。乳汁分泌量越大,鈣的需要量就越大。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芝麻醬、堅果仁等,綠葉蔬菜也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芹菜。
3.如果是半素食的媽媽,可以喝牛奶,吃雞蛋,但務必要保證這二者的攝入量,如果是純素食的新媽媽,那一定要保證大豆類食物、堅果的攝入。
4.食物油可以選擇亞麻籽油、紫蘇油,再每天吃一片復合型的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以保證自己和寶寶營養的需求。
5.哺乳期媽媽只需每天比普通女性額外攝入300~500卡路里的熱量,高糖、高脂肪且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盡量別碰。